2007年,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已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中改院执行院长迟福林教授认为,要从体制机制上保障“又好又快”发展,深层次的问题在于变革现行的中央地方关系。近几年来,我国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投入力度很大。但从总体情况看,目前的中央地方关系,仍然以经济总量为导向。在改革发展的新阶段,无论是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还是逐步缩小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都需要通过结构性改革,尽快改变以经济总量为导向的中央地方关系。
迟福林教授指出,现行“以经济总量为导向”的中央地方关系面临挑战:
一是分税制改革后,地方财政收入主要依赖于地方经济总量的增长。由此,经济领域深层次、结构性的矛盾难以克服。虽然中央政府强调统筹发展,协调发展,但现行的中央地方关系,使地方政府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地区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的增加上。这说明,在现行体制下,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目标与地方政府的政绩评价之间存在着难以克服的矛盾。
二是中央政府集中了全国财政收入的大头,但转移给地方政府的收入中,具有均衡性作用的转移支付规模过小。近些年来,中央对地方政府的税收返还超过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数倍。经济总量增长速度越快的地区,税收返还越多。比如,2003年东部地区在全部税收返还数量中的比重占到50%以上,其中“增值税和消费税两税返还”占52.6%,“所得税基数返还”占70.82%。即使在实施了财力性转移支付以后,西部地区的人均财力也只相当于东部地区的48.3%。由此,拉大了区域间公共服务的差距。
三是中央与地方在公共服务方面的分工不明确,不规范,由此难以形成严格的公共服务问责制。经济总量增长是硬指标,基本公共服务仍是软约束。近几年,我国投资率居高不下,与地方政府追求地区经济总量的增长直接相关,从而出现了投资过热、重复建设、地方保护、市场分割等长期难以解决的问题。这也在相当大程度上弱化了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使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严重缺位。
迟福林教授指出,从我国改革发展的现实需求出发,中央地方关系要尽快实现从“以经济总量为导向”向“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的转变。
要适应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要求,改变“以经济总量为导向”的中央地方关系。以GDP为中心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同现行的中央地方关系有着很强的内在联系。为了追求GDP总量,地方政府直接“招商引资”和“经营城市”,导致土地、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价格被人为压低,严重影响了市场基础性作用的发挥,也使资源环境难以为继。为此,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重要的在于改革和调整“以经济总量为导向”的中央地方关系,由此规范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适应公共需求变化的趋势,改变“以经济总量为导向”的中央地方关系。目前,我国正由生存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转变,公共需求的全面快速增长与公共服务不到位、基本公共产品短缺已成为日益突出的社会矛盾。在这个特定背景下,要通过中央与地方的合理分工,有效地配置公共资源,使全体社会成员都能够享受到义务教育、公共医疗、社会保障、就业等基本公共服务。
适应化解社会矛盾的现实要求,改变“以经济总量为导向”的中央地方关系。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已进入一个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利益多元化已成为客观现实。政府要从具体的经济利益中超脱出来,成为社会公平正义的合格“守护者”,为社会的长治久安奠定坚实的基础。实现中央地方关系从“以经济总量为导向”向“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的转变,有利于进一步加强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增强政府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