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首页 中国发展门户网 中国科学院院刊
趋势观察:生命科学领域伦理治理现状与趋势
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在为人类社会带来福祉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伦理风险与挑战。如何开展系统性的科技伦理研究,推动科技伦理治理体系的构建已成为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科技伦理研究也成为贯通自然科学、技术工程科学、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交叉、综合、复杂的智库问题。运用智库双螺旋法这一智库理论方法对科技伦理研究框架、过程、逻辑进行论证,并以生命科学和医学伦理研究为案例进行分析,为科技伦理研究提供具有汇聚融合交叉特点的方法论创新。
2022-06-20 10:31
生命科学是 21 世纪发展最为迅速的学科领域之一,其新成果、新技术不断涌现,为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进步。同时,由于直接与“生命”密切相关,伦理问题也受到广泛关注,甚至诞生了专门研究生命科学领域人类行为道德哲学和伦理规范的学科——“生命伦理学”。本文关注生命科学领域的热点突破及其引发的伦理问题讨论,简要梳理各国涉及生命科学相关伦理问题的法律、法规、指南等治理规制,通过研判我国在生命科学领域相关伦理体系建设和举措,针对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关于我国生命科学领域伦理治理的思考和建议。
2021-12-31 16:53
文章通过收集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德国、韩国、俄罗斯共 7 个国家 22 个未来产业发展规划,对未来产业的概念、特征、战略意义和趋势进行分析,详细研究了这 7 个国家未来产业的部署,总结了各国发展未来产业的经验,并对我国发展未来产业提出 3 点启示:未来产业发展应上升为国家战略并统筹编制我国未来产业发展规划与路线图,中国科学院等智库应针对未来产业系统开展研究,以及加大对未来产业关键技术研发布局力度。
2021-12-31 16:36
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对世界各国的人口健康、经济、社会、安全等方面,以及全球化进程都产生了灾难性的影响,同时也对全球科技发展提出了新的重大创新需求。应对世纪疫情的挑战,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俄罗斯等科技强国及欧盟都不断尝试利用科技创新转“危”为“机”,积极在前沿技术、数字经济、生物技术与生物安全、气候环境等领域进行战略布局,加快促进经济复苏。
2022-01-04 10:18
截至2021 年,美国一共获得了400 个诺贝尔奖,在世界科技强国中遥遥领先。而美国的众多研究型大学和国家实验室的基础研究水平也始终引领全球,成为美国作为世界科技强国及其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石。
2022-01-04 15:34
我国制造业虽然规模较大,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大而不强、创新能力弱、对外依存度高、创新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依旧突出。美国先进制造业的发展为我国推进制造强国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2022-01-04 10:41
回顾40来年的生物技术发展史,从试管婴儿到胚胎着床前诊断与筛选,从干细胞研究到克隆技术,从合成生物到基因编辑胚胎,诸多新兴生物技术的诞生与应用皆引起广泛且反复的社会关注和伦理争议。这些新兴生物技术的产生源于社会发展对于科技进步的巨大需求,同时也会对社会文化、伦理价值观等带来冲击,并推动相关规则的改变和制度的重新安排。
2022-01-04 16:51
伴随着数字化转型和数字中国的建设,一个与现实世界平行的数字世界正在诞生。历史地看,数字塑造了我们对世界和人类自己的认知。数字化转型将进一步拓展人类的认知空间和认知手段,释放生产力,改变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然而,数字化世界中的人和物的虚拟性与“脱域”特征,引发了数字世界的伦理问题,因此亟待建构和完善数字世界的伦理秩序。
2022-01-04 10:57
人工智能(AI)是第四次产业革命的核心,但也为伦理道德规范和社会治理带来了挑战。文章在阐释当前人工智能伦理风险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对人工智能伦理准则、治理原则和治理进路的一些共识,提出了以“共建共治共享”为指导理论,逐渐建设形成包含教育改革、伦理规范、技术支撑、法律规制、国际合作在内的多维度伦理治理体系等对策建议。
2022-01-04 11:28
以 CRISPR 为代表的基因编辑技术已经成为生命科学领域重要的颠覆性技术之一。随着研究和应用不断深入,尤其是该技术用于人类基因的编辑之后,相关伦理问题探讨甚嚣尘上。目前,全球约有30 个国家制定了直接或间接禁止所有临床使用基因编辑技术的立法。
2022-01-04 16:59
2021-09-23 08:53
2021-05-12 10:15
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科技创新”成为高频词汇。”旷视科技CEO印奇分析,产业数字化将成为未来科技创新的风向标,人工智能(AI)与物联网(IoT)的融合,则将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步伐,成为未来10年最大的创新机遇。
2021-03-23 08:52
9月11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邓宏魁研究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吴昊研究组以及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陈虎课题组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了题为《利用CRISPR基因编辑的成体造血干细胞在患有艾滋病合并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中的长期重建》的研究论文。这意味着中国科研人员首次完成基因编辑干细胞治疗艾滋病和白血病患者。
2019-09-14 10:17
中国网3月11日讯 11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新闻中心在梅地亚中心新闻发布厅举行记者会,邀请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副部长李萌、战略规划司司长许倞、政策法规与创新体系建设司司长贺德方、资源配置与管理司司长张晓原就“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科技部部长王志刚谈到,人工智能、基因编辑等,它带来的是在工具方面、在能力方面的进步和延伸,或者新的一种贡献,但同时,生物识别,对你的声音、对你的脸都看得清清楚楚,会不会有隐私问题?科技部很关注,已经出台了一些规定,今后还要进一步研究出台相关制度规范进行引导、进行约束。
2019-03-11 14:26
《生物医学新技术临床应用管理条例》征求意见,3月27日截止;根据《条例》规定,今后,基因编辑等生物医学新技术进行临床研究和广泛应用前,或必须经行政审批。《条例》颁布前,已在开展生物医学新技术临床研究的,应当按照《条例》规定在6个月内完成临床研究项目申请与审查。
2019-02-28 09:04
全球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在中国诞生,这个爆炸性的消息未及在社会上产生巨大反响,首先在医学界、生物学界引起了强烈质疑。
2018-11-27 11:11
基因编辑是指对目标基因进行删除、替换、插入等操作,以获得新的功能或表型,甚至创造新的物种。作为生命科学发展迅速的重要研究领域,基因编辑技术的开发及应用使得生物体的遗传改造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深度与广度,为解析特定基因的功能立下了汗马功劳。文章对当前基因编辑相关技术,及我国在基因编辑领域存在的挑战及机遇进行概述,以增进对该技术体系的整体认知,帮助更好地寻找该领域新的突破点。
2018-11-16 17:15
合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合成生物学的工程特性赋予其“设计”和“重构”的实践内涵,人为设计的生命得以加入传统的以 DNA 为基础的生命进化进程,进而引发了一系列安全风险和伦理问题。文章探讨了合成生物学发展历程中的标志性事件所引发的伦理争议,剖析了合成生物学面临的安全风险、伦理困境及其诱因,在借鉴欧美国家监管机制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合成生物学伦理监管的思路。
2018-11-16 17:13
欧洲日前首次批准利用基因编辑技术试验治疗β型地中海贫血,这种遗传性血液疾病也因此成为欧洲第一种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治疗的人类疾病。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临床上唯一能够根治地中海贫血的方法,但找到相匹配的异体捐赠者较难,而且所需费用昂贵。
2018-05-09 16:58
行将迈入人工智能时代,我们仍需谨慎界定人机之间的关系格局。国务院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提出,“建立人工智能法律法规、伦理规范和政策体系,形成人工智能安全评估和管控能力”。未来,应通过对人工智能相关法律、伦理和社会问题的深入探讨,为智能社会划出法律和伦理道德的边界,让人工智能服务人类社会。这也是世界范围内的一项共识。
2017-08-23 11:07
7月5日,北京希诺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宣布,经权威机构鉴定,该公司培育的比格犬“龙龙”与世界首例基因编辑疾病模型犬“苹果”同一认定几率大于99.99%。
2017-07-06 15:27
3月20日,广医三院胚胎实验室人员詹少泉在显微镜下捡出患者捐赠的卵子。3月1日,这项科研成果在国际期刊《分子遗传学和基因组学》上发表,这是全球首篇关于CRISPR技术在人类二倍体胚胎中应用的描述。
2017-03-22 09:27
据共同社7月1日报道,日本庆应义塾大学及实验动物中央研究所(位于川崎市)等组成的研究团队在30日的美国科学杂志《细胞-干细胞》上发文称,使用能有效改变遗传基因的“基因编辑”技术,成功产下了无免疫力的小型狨猴。做动物实验时虽经常使用破坏基因的小鼠,但迄今在灵长类动物的情况下,想让特定基因失效较为困难。
2016-07-01 0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