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海:抓住机遇推进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19-06-24 13:42:07  |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赵斌宇
关键词:李静海,基础研究

人才队伍规模宏大,但第一资源作用有待强化

我国基础研究人员数量逐年快速增长,全时当量(一个全时当量就是一个人全年的工作量,非全时人数按工作量折算为全时人员数)从 2011 年 13.81 万人年增长到 2017 年的 29.01 万人年,6 年翻了一番。经过改革开放以来 40 年的发展,基本消除了人才断层影响,45 岁以下的青年人已经成为我国基础研究的主力军,队伍年龄分布逐渐处于合理状态。同时也要看到,虽然我国造就了一支规模宏大、结构相对合理的研究队伍,但科学领军人才和顶尖团队仍然不足,对国际高水平人才的吸引力也有待提高。

因此,在稳定培育人才队伍的同时,如何更加有力地吸引高层次人才和培养优秀青年人才,提高人才资源质量,确保合理规模和人才理性有序流动,是当前一项十分重要和迫切的任务,有待在体制机制上有所创新。

学科布局相对完整,但划分过细不利于交叉融合

经过几十年努力,我国建立了门类相对齐全的学科体系,有力推动了科学整体进步和全面人才培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近年来我国学科布局日益呈现出一些问题。最为突出的是,学科划分过细,造成各个学科隔离,不利于交叉,成为制约基础研究发展的一个深层次问题。目前我国共分 13 个学科门类,下设一级学科 111 个,二级学科 375 个。在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中,三级学科有 2 382 个。同样,从科学资助机构项目申请代码看,各国科学基金会申请代码均少于 500 个,而我国自然科学基金 2018 年的三级申请代码有 2 111 个。划分过细的申请代码不利于学科交叉,已不适应当前发展需要。

前瞻和与时俱进地对学科布局进行优化调整,对于维护科技安全也具有重要意义。但如何调整,还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当然也是一个机会。因此,需要提上议事日程,不应被动等待。

评价体系基本确立,但评价实践仍然有所偏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建立以科技创新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分类评价体系。这为评价体系改革指明了方向。当前,我国初步建立了基础研究的评价体系,但具体评价实践中一定程度存在 3 个方面的偏离。①评价标准偏离科学本质。存在“一刀切”“重数量、轻质量”等现象,容易导致跟风做科研,追求发文章的数量和短平快,过度关注数量指标而忽视追求实质性的科学突破。②评价过程偏离科学规范。仍然存在个体和集体行为的不规范、不负责任、信誉理念缺乏等现象,严重干扰正常评价秩序。③评价结果偏离科学属性。评价结果的过度使用,仍然存在人才“标签化”以及与待遇过度挂钩等问题,不仅背离了激励人才成长的初衷,还导致功利主义滋生。

总之,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已经制约了原始创新能力和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导致科学精神缺失,难以做到“坐住冷板凳”和“十年磨一剑”。当前我们正在大力推进这方面的改革,应当认识到这些问题与科学价值观和科学文化紧密相关。正是由于科学文化建设落后于科学发展的步伐,使得抄袭、造假等学术不端行为时有发生,甚至出现违背科研伦理的问题,这严重损害了中国科学的声誉。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