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海:抓住机遇推进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19-06-24 13:42:07  |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赵斌宇
关键词:李静海,基础研究

统筹基础研究相关要素,提升资助管理绩效

持续加强人才培养,提升队伍整体水平

我们不能因为当前有“帽子化”的现象就对人才计划失去信心。要认识到这是评价体系和资源配置出了问题。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敢于直面当前存在的问题,根据人才成长规律,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要合理测算和调整各类人才的资助规模和强度,尤其是高层次人才项目,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前瞻谋划。要更加重视吸引和培养青年科技人才,为他们创造具有充分保障和吸引力的环境,更重要的是鼓励他们提出更多原创思想,探索建立特殊的支持机制,使他们能够潜心开展研究,不被“帽子化”。同时,要彻底解决人才项目过度与利益挂钩的不良现象。要尊重科学突破的不确定性规律,给予优秀科研人员长期稳定支持,进行适当周期评估。要统筹考虑人才项目和各类重大项目之间的逻辑关系,让人才计划回归其科学本质。此外,也要特别重视培养科技管理人才。

聚焦鼓励原创,加强前瞻部署和机制创新

要想在未来二三十年取得深刻影响科学技术格局的重大科学突破,支撑世界科技强国目标的实现,就应该从现在开始加强前瞻部署。谋划原创性的突破,既需要有广泛的自下而上的原创思想的火花和源泉,又要有从上到下有效的战略方向引导。自下而上必须依靠广大科技人员的智慧,这需要在评审评价等过程中强化原创价值导向;从上到下就要有明确的宏观战略导向,引导科学家在最具机遇和最需要的方向上寻找原创突破点,这需要加强前瞻研究和战略研判。

当前一段时期,应当在以下 3 方面加强引导和部署:①充分重视科学研究范式变革带来的科学研究内容、方法和范畴的变化,明确应对范式变革的重大方向。②主动响应学科交叉融合发展趋势的引导性策略,鼓励科学界摆脱惯性思维,打破学科界限,充分交叉融合以产生新思想。③主动应对全球性挑战,解决“卡脖子”问题,既要需求导向,又必须有原创突破的思维,防止泛泛而谈需求和挑战而未深入科学实质的倾向。

此外,要认识到原创思想可以有不同的层次。有的是解决一个具体问题,有的会影响一个领域,有的可推动科学整体进步。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原创思想,重点考虑如何分层次引导和分阶段支持。例如,人工智能可能是影响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方向。当前人工智能主要是基于大数据,通过大规模计算和改进算法,寻找数据背后的规律。未来的发展方向也许必须重视探索数据背后存在的复杂性科学原理。同时,要优化支持原创思想的资助机制,敢于打破常规,支持独树一帜的科研活动。

建立分类评审评价机制,优化遴选过程

项目评审的公正性是基础研究发展的生命线,公平竞争是原创思想产生的促进剂,在坚持同行评议的基础上完善评审机制是确保公正性的必然路径。应当建立“负责任、讲信誉、计贡献”的智能辅助分类评审机制。分类是基本原则,“负责任、讲信誉、计贡献”是关键所在,智能化系统是运行保障。从逻辑上看,信誉是驱动力,评审人如果珍惜自己的信誉,就会负责任地进行评审,并在评审中作出贡献,包括对申请书中建议的研究工作给出学术方面的具体指导。这些都会被评审系统记录下来,鼓励科学家在年复一年的认真评审中积累自己的信誉。当然,也要有一种机制,把科学家在各类评审中的贡献,尤其是科学思想的贡献计入其成就之中。这也对科学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此外,在组织评审评价的过程中,要注重发挥同行评议的功能。

完善多元投入机制,提高资金使用绩效

如何引导多元投入,尤其是鼓励地方和企业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支持,一方面需要在法律方面予以明确,在政策层面要积极引导,另一方面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不同层面基础研究应发挥的作用,引导地方和企业等方面积极主动地参与基础研究。通过多方集资支持基础研究,在为出资各方共享成果和提供机会的同时,也放大了资金的使用效益。这是国际通行的做法。从目前来看,创新效率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建议在修订《科学技术进步法》时对此予以关注。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