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海:抓住机遇推进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19-06-24 13:42:07  |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赵斌宇
关键词:李静海,基础研究

对基础研究的新认识

立足上述时代特征思考基础研究的时代内涵,应该关注以下 4 个方面的趋势。①既要包容认知的多样性,又要确保核心要义的一致性。在发展进程中,“纯基础研究”“纯科学”“战略性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等多种概念不断出现并相互交织,由此带来对基础研究认识的多样性,从不同侧面强调基础研究的重要性,也客观存在不同概念偏重强调某一方面,易出现厚此薄彼的问题。因此,基础研究整体内涵的核心要义有待明确和强化。②要重视基础研究与应用的关系。基础研究已不仅仅是好奇心驱动,应用需求牵引也越来越明显。③要关注基础研究对技术和工程的实质性支撑。以我国当前面临的“卡脖子”问题为例,表面上主要表现为技术领域的困难,但实质上这些困难往往归结于技术瓶颈背后具体核心科学问题的制约。因此,要解决“卡脖子”问题,必须要突破核心科学问题。④要注意融通创新的发展趋势。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创新等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近年来关于 ABC 原则(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结合)和 SED 原则(科学、工程与设计的融合)的讨论越来越多,非线性互动、融通创新等理念也愈加得到重视。

基于上述趋势,当前应该如何来深化对基础研究的认识呢?我们认为,提出一个新的定义并取得共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从其核心功能出发,基础研究可以认为是:以提出和解决科学问题为根本指向的研究活动。进而,这些活动又可以根据科学问题的属性大致归纳为以下 4 种类型。2018 年在巴黎召开的“新时代科学基金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上,这一认识得到参会的 16 个科学资助机构的普遍认同。

鼓励探索,突出原创。指科学问题源于科研人员的灵感和新思想,且具有鲜明的首创性特征,旨在通过自由探索产出从无到有的原创性成果,即“从0到1”。如:相对论促进形成了科学的时空观,对现代物理学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产生了巨大影响。

聚焦前沿,独辟蹊径。指科学问题源于世界科技前沿的热点、难点和新兴领域,且具有鲜明的引领性或开创性特征,旨在通过独辟蹊径取得开拓性成果,引领或拓展科学前沿。如:蓝光LED突破红、绿LED的局限,使白光照明成为一个大的产业,大大提升了电能利用的效率。

需求牵引,突破瓶颈。指科学问题源于国家重大需求和经济主战场,且具有鲜明的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特征,旨在通过解决技术瓶颈背后的核心科学问题,促使基础研究成果走向应用。如:青蒿素的研发就是需求导向,其突破拯救了许多人的生命。

共性导向,交叉融通。指科学问题源于多学科领域交叉的共性难题,具有鲜明的学科交叉特征,旨在通过交叉研究产出重大科学突破,促进分科知识融通发展为知识体系。如:未来人工智能的科学原理,需要各学科合作共同予以突破。

3 客观分析我国基础研究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研究高速发展,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研究体系,培育了一大批人才,尤其是近年来有重要突破的成果不断涌现,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我国已经成为基础研究大国。但应当理性地看到,我国基础研究在产出、投入、人才培养、学科布局等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与世界科技强国要求相比确实还存在不小差距。其中,评价机制、价值理念和科学文化方面的差距已成为首要制约因素。中国基础研究发展正处在一个十分关键的历史时期。《科学技术进步法》等法律的修订,将对解决这些问题,推动基础研究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