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生命:合成生物学的安全风险与伦理挑战

发布时间:2018-11-16 17:13:30  |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李真真 董永亮 高旖蔚等  |  责任编辑:赵斌宇
关键词:合成生物学,伦理,生物安全,生物安保,监管

基于国外的经验及我国实际,我国合成生物学的监管模式应当从“先行原则”模式转变为“防范原则”模式,并且可从 5 个方面出发,重构我国合成生物学的伦理监管机制:①设立专业的国家伦理审查和监督机构,对两用性技术研究的监管应当突破学科界限及学术界限,充分发挥伦理管理对科学研究的监督和保障作用。②建立适当的跨学科研究平台,广泛吸引有可能在合成生物学领域进行研究的科学团体参与对话。③自我管理与政府监管相结合,保持与合成生物学前沿研究团队的沟通和交流,不断讨论技术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的安全与伦理问题。④加强对合成生物学研究及应用所有参与人员的伦理教育,提高科研人员的伦理意识。⑤创新科学普及工作,坚持预防性和前瞻性的原则,培育科学、理性的土壤,积极争取公众理解和支持。

合成生物学推动了人类从认识生命到设计生命的变革,这种变革既是观念上的也是行动上的。合成生物学的发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也提出了伦理评估、风险防范与监管的内在要求。

反思合成生物学引发的安全风险和伦理问题,探讨防范风险和化解冲突的策略,我们认为,要保障合成生物学的良性发展:一方面,应当密切跟踪合成生物学的前沿动态,实时评估其可能带来的安全和伦理风险,建立相应的伦理监管机制和风险防控体系,最大限度规避可能的危害,将风险控制在社会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另一方面,应当高度重视包括合成生物学在内的前沿技术的科学传播和普及工作,创新传播方式,保证传播内容的完整性,从而避免对风险的无限放大,促进公众对合成生物学的理解与支持。(作者:李真真,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董永亮,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高旖蔚,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院刊》供稿)

 

<  1  2  3  4  5  6  7  8  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