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生命:合成生物学的安全风险与伦理挑战

发布时间:2018-11-16 17:13:30  |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李真真 董永亮 高旖蔚等  |  责任编辑:赵斌宇
关键词:合成生物学,伦理,生物安全,生物安保,监管

2011 年,人工合成酵母基因组计划(SC2.0)设立。该计划实施以来,合成生物学不断实现了真核生物研究的突破,使得基因组人工设计和合成的尺度大大提升。2017 年 3 月10日,Science 发表了 7 篇关于成功合成人工合成酵母基因 5 条染色体的论文。尽管在科学家们看来,他们并不是在创造新的生命,而只是进行了驯化,本质上是加速酵母细胞的进化,但这一重大进展再次引起公众对生命意义的热议。科学家们认为,目前创造的生命仍然被限制在实验室环境中,并且采取了谨慎的保障措施和严格的审查制度,因而不会对自然环境有过大影响。但人们仍然担忧,一旦通过基因合成的生物进入自然界,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危害,而如果恐怖分子利用这一技术制造出生物武器,将给社会带来更大的危害。合成生物学家大多认为,最终合成人类基因组是一个大概率事件,从技术发展角度出发,仍然有必要实现技术的飞跃,但人们仍然担心人造“人”将在某一天成为现实。

2018 年,覃重军团队的研究取得重大突破。他们在国际上首次人工创建了单条染色体的真核细胞(SY14酵母),实现了从原核生物到真核生物的技术突破与跨越。这是继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之后,科学家在合成生物学领域取得的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突破。这项成果的颠覆性在于:可以通过人工干预方式简化复杂的天然生命结构,或者打破自然生命的界限,甚至可以人工创造全新的生命。它再一次挑战了人们对于生命本质的认识。

合成生物学的前沿进展也进一步引发了人们对车库生物学安全风险的忧虑。车库生物学是指那些由业余生物学爱好者所实施的生物学科技活动,其从事者以游离于科学共同体之外的人士为主体,具有非专业性、私密性、非建制化的特点。相对于建制化的科学研究来说,它的安全风险更难以预防和监管,更容易被生物恐怖主义利用,因而备受争议。

合成生物学的前沿发展重塑着人们对于新技术的伦理认知。回溯历史,不仅可以看到在合成生物学的发展过程中科学家们所具有的责任意识,而且反映了公众对于合成生物学的伦理关切与日俱增。反观合成生物学历史上的相关争论,不难发现,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合成生物可能引发的安全风险和人为“设计生命”带来的伦理困境及挑战两个方面。

<  1  2  3  4  5  6  7  8  9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