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下午,应外交部外国记者新闻中心邀请,外交部部长助理崔天凯为中外记者和驻华使馆新闻官举行吹风会,介绍胡锦涛主席出席八国集团同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对话会议并对瑞典进行国事访问有关情况。新闻司司长刘建超主持吹风会。
崔天凯介绍说,应德国总理默克尔的邀请,胡主席将于6月6日至8日赴德国海利根达姆出席对话会。根据东道国的提议,今年对话会将主要讨论世界经济、投资与社会责任、知识产权保护、发展、气候变化等议题。此外,还可能讨论多哈回合多边贸易谈判和共同关心的国际与地区问题。中国、印度、巴西、南非、墨西哥五国将应邀出席对话会,尼日利亚、埃及、阿尔及利亚、加纳、塞内加尔等非洲国家和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能源署等国际组织将应邀同上述五国一道出席对话会后的午餐会。
崔天凯表示,这是八国集团第四次举行同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对话会。会议议题都是当前国际事务中的迫切、重要问题,关系到世界经济的健康、稳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需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携手合作,共谋对策。我们希望,通过对话会加强南北对话与合作,推动多边主义,促进全球性问题的解决,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提供有利环境,为实现各国共同发展作出贡献。
崔天凯说,中国与八国集团近年来的对话与交流不断深入。胡锦涛主席四次出席八国集团同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对话会议。中国与八国集团在财政、金融、能源、卫生等领域也举行了一系列部长级对话。从长远看,加强中国与八国集团的对话与合作,符合双方利益,也有利于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中方愿与各方共同努力,推动对话会本着平等伙伴精神,就全球化背景下的突出问题深入交换看法,探讨开展务实合作,争取互利共赢的成果。
崔天凯介绍说,此次胡锦涛主席与会日程紧凑,内容十分丰富。胡锦涛主席将出席6月8日举行的对话会和午餐会并发表讲话,介绍中国对当前国际经济政治形势的看法,针对国际发展领域重大问题包括气候变化等对话会议题表明中方立场和主张。此前,胡锦涛主席还将出席中国、印度、巴西、南非、墨西哥五个发展中国家在7日举行的领导人集体会晤,阐述中国对发展中国家在新形势下开展合作的看法,并就五国领导人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此外,胡锦涛主席还将会见与会有关国家领导人,就双边关系及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交换意见。
关于胡主席访问瑞典,崔天凯说,应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国王邀请,胡锦涛主席将于6月8日至10日对瑞典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两国建交57年来中国国家元首首次访瑞,在中瑞双边关系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崔天凯强调,近年来,中瑞关系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去年,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第二次访华,进一步增进了两国的相互了解与政治互信。中瑞经贸关系发展顺利。2006年,双边贸易额达67.3亿美元,同比增长18%。瑞典是中国在欧盟的第九大贸易伙伴,中国连续4年保持瑞典在亚洲最大贸易伙伴地位。今年头四个月双边贸易额增幅达26.7%,继续呈现可喜的发展势头。双方在科教、文化、环保等领域的合作富有成效,地方及民间交往十分活跃。两国在重大地区和国际事务上也保持了良好沟通和密切协作。
访问期间,胡主席将与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国王、韦斯特贝里议长、赖因费尔特首相等瑞典领导人分别举行会见和会谈,积极评价双边关系发展,共同规划中瑞关系今后的发展方向,并就共同关心的国际及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胡主席还将广泛接触各界人士,出席“哥德堡号”仿古船返航抵港仪式,并在瑞中贸易委员会举行的晚宴上发表重要讲话。访问期间,双方有关部门将签署环保等合作协议。
崔天凯表示,胡主席此访将进一步加深双边政治互信,促进各领域互利合作,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推动中瑞关系迈上新的台阶。
介绍情况后,崔天凯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胡锦涛主席出席对话会期间,中方在气候变化和环保问题方面会有哪些新的主张和举措?
答:气候变化问题是这次对话会的突出议题之一,受到各方关注。胡锦涛主席在参加对话会期间会就气候变化问题阐述中国的看法和主张,请各位届时关注,我们会全文发表胡锦涛主席在会上的重要讲话。
就气候变化问题本身而言,中国人口占了世界的五分之一,在全球气候变化受影响的每5个人中就有一个中国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这一问题,我们本着对中国人民、全人类共同利益、对子孙后代负责的精神处理这个问题。大家可能已经注意到,我们强调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其中包括了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要求。
中国政府已经并正在采取一系列重大措施,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和治理环境。我刚才提到胡锦涛主席在会上的重要讲话里面会阐述中方的有关主张,届时大家可以阅读。此外中国的“十一五”规划,温家宝总理在人大会议上的政府报告中都有完整的阐述。今天上午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已经发布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报告,大家也可以读一读。
总的来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近三十年的发展,中国民众的环保意识、国家的环保能力、可持续发展理念都在不断深化和强化,这就说明发展和环境保护应该而且可以相互促进、相互加强,是能够做到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
中国将继续坚定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在国际上我们也积极推动和参与这方面的国际合作,支持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为主渠道开展合作。需要指出,贫困解决不了环境问题和气候问题,如果离开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离开了发展中国家的能力建设,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只能是一句空话。从国际上来看,发达国家历史上排放量大,现实的人均排放水平高,资金技术能力强,所以应该切实履行他们所承担的减排承诺,并且在资金投入和技术转让等方面给予发展中国家实际的帮助。这就是为什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要确立“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我们认为这个原则是今后国际上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的基础。
问:中国是否认为八国集团在议程设置上在知识产权保护、气候变化和中国对非政策方面向中国施压?
答:八国集团是一个发达国家组成的机制,近年来,他们举行和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对话会,这是他们愿意加强南北对话与合作的举动,我们对此表示欢迎,也参加了这几次对话会。这种对话能否取得成效,关键是要本着一种平等伙伴的精神进行对话,我不认为这个对话会是用来对任何一个国家施加压力的平台,也根本不应该这样做,我相信这也不是八国之间的共识。
问:部分人士认为中国未对世界经济平衡发展做出贡献,中方能为此做出更多的努力吗?
答:世界经济确实存在着一些失衡的问题,但这既不是中国造成的,也不是中国一国可以纠正的。如何使世界经济稳定平衡地发展,使各国都能从中受益,实现共同发展,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中国当然愿意做出自己建设性的贡献,但这不是中国一个国家可以解决的问题。
问:中国是否将与其他四个发展中国家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会晤?
答:是的,在7日下午晚些时候,参加对话会的五个发展中国家领导人要举行一个集体会晤,这是已经确定的一项日程。去年在圣彼得堡也举行了类似的会晤。在这样的会上,参加对话会的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可以就他们共同关心的问题以及与对话会有关的问题,包括今后与八国之间的对话与合作关系等深入地交换意见,我们觉得这样的会晤是有益的。
问:你认为中国的对非政策是否会受到批评?
答:中国和非洲国家之间是一种非常友好的兄弟般的关系,这已经从新中国成立以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一直延续到现在,应该说在世界上得到广泛的赞誉,也受到了非洲国家的欢迎。世界上总有一些人愿意批评别人,他们愿意说什么是他们的事情,是不是符合事实那是另外一件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