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林业局有关负责人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生态建设成为我国公共财政优先投向之一。统计数字显示,1949—1999年中央对林业的投资年均约5亿元,现在每年都达400多亿元,加上水土保持、园林绿化、草原建设、生态农业、生态移民等的投入,年投资大约占我国GDP总量的2%。
生态建设的重点是林业六大工程——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三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等重点防护林建设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以及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根据工程规划,这六大工程总投资将超过7000亿元,覆盖全国97%以上的县。目前已累计完成造林面积2532.9万公顷。
以林业六大工程为龙头的生态建设,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国家林业局今年发布的第六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全国森林面积比5年前的第五次清查增加了1597万公顷,这个面积相当于台湾省面积的大约4.5倍。森林覆盖率由16.55%提高到18.21%,增加1.66个百分点,相当于1949年至1999年年均增长水平的2倍。
生态治理的重点区域在西部。在天保工程使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全面停止了天然林商品性采伐、西部地区10.3亿亩森林得到有效保护的同时,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等工程在西部地区也累计完成退耕地造林7400万亩,宜林荒山荒地造林2.52亿亩。西部地区近五年来的森林覆盖率提高了4个百分点。
防治土地沙化则是生态建设的重中之重。国家林业局年中曾经宣布,第三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显示,全国荒漠化土地263.62万平方公里,比1999年减少37924平方公里,年均减少7585平方公里;沙化土地173.97万平方公里,由年均扩展3436平方公里转变为年均减少1283平方公里,新中国成立56年来首次出现了历史性转变。
这位负责人同时也表示,我国生态建设仍然存在许多突出问题,如,森林覆盖率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61.5%,人均森林面积和蓄积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4和1/6左右;林地流失依然严重,超限额采伐仍未杜绝;部分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过少,相当数量的物种种群呈下降趋势,个别物种极度濒危;全国围垦湖泊达130多万公顷,围垦导致天然湖泊消失900多个。
这位负责人说,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今后将继续调减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木材产量,对过量采伐和可采资源已经枯竭的施业区停止采伐,进一步休养生息,尽快恢复森林生态环境,加快森林生长速度。而“三北”工程将突出抓好科尔沁和毛乌素两大沙地的综合治理,力争用5到10年时间使其实现治理大于破坏。同时,抓好河西走廊、新疆绿洲等地的防沙治沙工作。根据《全国防沙治沙规划》确定的任务,今后5年全国将新增沙化土地治理面积1110万公顷,重点治理地区生态状况实现明显改善。(记者 董峻)
新华网 2005年12月1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