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发展要闻  -2020年中国核电装机容量达4000万千瓦 民资外资可参股核电建设 -欧盟REACH法规明实施 影响我3万多企业 中国建重点实验室应对 -央行严控外商投资内地房市 把好信贷关 中国房地产还能热多久 -社会对职业教育比较歧视 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合法就业权利 -中国扩大儿童免疫范围 增25亿购疫苗 卫生事业十一五规划纲要 -A股均价与历史高点相差1成 内地资金充裕惟未走出去形A股泡沫 -民营油企欲打包卖外资 三分格局或变两强相争 商务部促油企整改 -中国存在粮价上涨引发通货膨胀风险 商务部三措施稳定肉蛋价格 -国务院决定今年试点向国企提取分红 -07中国大学满意度排行榜出炉:清华第3北大第10 高考人数破千万
我国高校新闻专业激增 质量缺保证供需严重脱节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5 年 10 月 27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新闻媒体需要的,高校供应不上;新闻媒体不怎么需要的,高校却在大量培养!”近日,在于河南大学举行的全国第四届广告教育研究学术年会上,中国新闻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新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何梓华教授痛陈高校新闻专业教育存在的诸多弊端,认为高校新闻专业教育现状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本科生“人满为患”,研究生“扎堆”。

新闻学专业点激增 质量却不能得到保证

据统计,1994年以前,全国新闻学类专业点共有66个;1995年~1999年,5年共增加58个专业点,平均每年增加10个左右;2000年~2004年,5年共增加335个专业点,平均每年增加近70个。而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提供的最新数据,我国新闻学类专业点已达661个,即最近一年新增202个专业点。

“从每年增加10个,到每年增加70个,再到一年增加202个,新闻学类专业点‘超常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师资、教材、设备……办学条件严重不足,有的学校只有两三个教师就挂牌招生,一些基本的专业课也未能开设”,何梓华指出,“超常规发展”是目前高校新闻专业教育存在的最显著问题之一。“超常规发展”带来的直接后果是新闻专业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多,而质量却得不到保证。

据中国新闻教育学会对北京、上海、甘肃、四川、陕西等7个省市60多家新闻媒体的调查:目前中央和各省市的大多数媒体已经组建了一支以中青年为主、学历层次比较高、知识结构比较合理的队伍。今后媒体不再录用专科毕业生;对能从事一般记者、编辑工作的本科毕业生,需求量也已接近饱和;为了进一步提高报道的质量,在招聘人才方面倾向于多元化,不再局限于招收新闻学类专业毕业生。

而供应情况是:目前全国高校新闻专业在校生有12万人~13万人,每年毕业生达3万余人,明显供过于求。“另一普遍现象是,高校新闻教育与市场需求存在偏差”,何教授指出。

在对媒体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媒体需要的是新闻经营管理人才、复合型人才和高层次、高质量的新闻人才”,何说,自从1949年以后,高校新闻专业减去了经营管理类课程,培养的是编辑部人才,而非营销管理人才!

不少学生对新闻专业也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何梓华教授在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的新闻学专业学生中作的一份调查表明:很多同学在报考新闻专业时,多抱有这样的心态:“大名榜上挂,足迹遍天下,今日名记者,他日名作家”;“为名而来,为官而去”。“新闻专业更多的只是一个功利与时髦专业的象征!”他说。

硕士点少博士点更少 新闻研究生“扎堆”

目前,全国新闻院系共有硕士点约80个、博士点11个,相对661个专业点而言,硕士点和博士点数量明显有限。“特别是博士点多集中在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等少数名牌大学里,这就造成了新闻研究生的‘扎堆’现象”,何梓华介绍,“招生数量比较大的是中国人民大学和复旦大学两个新闻学院,3年当中,每位博士生导师少的带6名博士生;个别多的带20多名博士生!”

据初步统计,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共有教授260多人,其中,除了有博士点的几所学校共有博士生导师60多人外,大约有200位教授因为所在院系没有博士点,不能招收博士生,这些教授的学术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博士学位论文的要求是很高的,一位导师3年内能否就自己所擅长的领域提出20个具有创新意义的论文选题,并指导研究生高质量地去完成,那是值得怀疑的。”

另一方面,研究生在课程设置上也存在不足。“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的课程设置应该有所区别,教学内容的档次必须拉开。但据本科毕业直升研究生的学生反映:本科段和研究生段的教学内容重复比较多,收获和提高都不很大。”

提高学生质量 适当增加博士点

针对上述问题,何梓华呼吁:新闻人才的培养要讲究效益,要把提高学生质量放在首位,注重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

对于本科生培养,何教授提出了3条建议:新闻学类专业大专层次毕业生,社会需求量不大,应停止招生;历史悠久、办学经验丰富、师资力量强的新闻院系,可考虑调整培养目标,转向以培养研究生为主,本科生为辅,为国家多输送高层次、高质量的专业人才;鼓励培养复合型人才,形式可以多样化。“只要是具备国务院学位办制定的设立博士点的条件和标准,就不要人为地在数量上加以限制”,何教授认为适当增加博士学位点十分必要。“没有博士授予权的新闻院系,其教授可以申请招收博士生,然后到有博士授予权的新闻院系参加学位论文答辩,若通过答辩,将由有博士授予权的学校授予博士学位;若不能通过,则停止指导教师的招生资格”,何梓华这样设想。

何梓华认为,这种“分散招收,集中答辩”的方式“不仅有利于调动本学科200多位教授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潜力;还有利于适当减轻由于博士生过分集中而给某些博士生导师带来的沉重负担;更有利于提高博士学位论文的质量。”

(作者:潘志贤、朱世欣、袁瑞清)

《中国青年报》2005年10月27日

来源:

相关文章:
相关专题:
图片新闻:
2007世界竞争力评比:中国大陆首度超过台湾地区
中石油称冀东南堡油田可开采100年 开发成本近60亿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金融改革之路 六大焦点
· 2008北京奥运商机
· 07中央财政资金流向 三农重中之重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年)
· 中国企业家看社会责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