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发展要闻  -2020年中国核电装机容量达4000万千瓦 民资外资可参股核电建设 -欧盟REACH法规明实施 影响我3万多企业 中国建重点实验室应对 -央行严控外商投资内地房市 把好信贷关 中国房地产还能热多久 -社会对职业教育比较歧视 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合法就业权利 -中国扩大儿童免疫范围 增25亿购疫苗 卫生事业十一五规划纲要 -A股均价与历史高点相差1成 内地资金充裕惟未走出去形A股泡沫 -民营油企欲打包卖外资 三分格局或变两强相争 商务部促油企整改 -中国存在粮价上涨引发通货膨胀风险 商务部三措施稳定肉蛋价格 -国务院决定今年试点向国企提取分红 -07中国大学满意度排行榜出炉:清华第3北大第10 高考人数破千万
中国4537万人参加生育保险 占全国职工总数四成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5 年 07 月 04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到今年5月底,中国参加生育保险的人数达4537万人,占全国职工总数的43%。生育保险制度运行10年来,累计享受生育保险待遇的职工达到了435.4万人次,有效地保护了女职工的权益。中国生育保险待遇实现与国际接轨。这是记者昨天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获悉的。

参保人数占全国职工总数43%

据了解,我国现行生育保险的法律依据是1994年颁布的《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生育保险作为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覆盖面正在不断扩大。目前,全国除西藏外,均实行了生育保险制度,辽宁、江苏等16个省区市还相继出台地方生育保险办法,基本实现了从单位管理的生育福利制度到实行生育保险统筹制度的过渡。部分省份进一步将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等纳入生育保险的覆盖范围,进一步丰富了生育保险制度的内涵,其中上海市参加生育保险的人数已达到520万人,与参加医疗保险的人数基本持平。

生育保险待遇实现与国际接轨

生育保险待遇也实现了与国际接轨。生育保险待遇主要包括生育医疗费用、生育津贴、产假。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要求,生育津贴标准为工资的60%—100%,产假期限为12周。我国的生育津贴基本上不低于本人产前基本工资。2004年,全国享受生育保险的职工人均生育津贴为5500多元,上海等地达到了1万多元。产假方面,目前我国规定的正常产假也是12周,难产或多胞胎生育的产假还相应延长,部分地区计划生育条例规定的奖励产假长达半年之久。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推行生育保险制度的主要目标是有效保障妇女生育期间的待遇、促进妇女平等就业、均衡用人单位生育费用的负担。前不久,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到大连、宁波、包头等地就生育保险相关情况进行了调查。职工普遍反映,现在生育期间各项保障都能及时到位,既保障了职工个人的权益,又缓解了女职工多的企业生育费用负担重的压力。特别是生育保险缴费不分性别,相对缓解了妇女就业难的问题,得到广大女职工的拥护。

链接: 什么是生育保险?

生育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对怀孕、分娩女职工给予生活保障和物质帮助的一项社会政策。其宗旨在于通过向职业妇女提供生育津贴、医疗服务和产假,帮助他们恢复劳动能力,重返工作岗位。生育保险提供的生活保障和物质帮助通常由现金补助和实物供给两部分组成。

中国生育保险制度何时建立?

中国企业职工的生育保险制度建立于1951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规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生育保险制度建立于1955年,由前政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女工作人员生产假期的规定》规定。

1988年7月颁布的《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国务院1998年第9号令),是我国第一部比较完整和综合的女职工劳动保护法规。主要明确了“不得在女职工怀孕期、产期、哺乳期降低其基本工资,或者解除劳动合同。”并将产假由以前的56天延长到90天,产假期间的工资以及医疗费用由职工所在单位负担。该规定的颁布,统一了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的生育保险制度。

1994年12月,原劳动部颁布了《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将生育保险的管理模式由用人单位管理逐步转变为实行社会统筹,由各地社会保障机构负责管理生育保险工作。这是我国现行生育保险的法律依据。(白天亮)

中新网 2005年7月4日

来源:

相关文章:
相关专题:
图片新闻:
2007世界竞争力评比:中国大陆首度超过台湾地区
中石油称冀东南堡油田可开采100年 开发成本近60亿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金融改革之路 六大焦点
· 2008北京奥运商机
· 07中央财政资金流向 三农重中之重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年)
· 中国企业家看社会责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