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发展要闻  -2020年中国核电装机容量达4000万千瓦 民资外资可参股核电建设 -欧盟REACH法规明实施 影响我3万多企业 中国建重点实验室应对 -央行严控外商投资内地房市 把好信贷关 中国房地产还能热多久 -社会对职业教育比较歧视 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合法就业权利 -中国扩大儿童免疫范围 增25亿购疫苗 卫生事业十一五规划纲要 -A股均价与历史高点相差1成 内地资金充裕惟未走出去形A股泡沫 -民营油企欲打包卖外资 三分格局或变两强相争 商务部促油企整改 -中国存在粮价上涨引发通货膨胀风险 商务部三措施稳定肉蛋价格 -国务院决定今年试点向国企提取分红 -07中国大学满意度排行榜出炉:清华第3北大第10 高考人数破千万
非典不会给中国吸引外资带来持续冲击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3 年 05 月 20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北京4月新批准外商投资企业143家同比增长逾五成

    摩托罗拉公司总裁兼首席运营官麦克·扎菲罗夫斯基昨天来到北京,与北京方面签订摩托罗拉公司在京投资5亿美元建立研发中心的项目合作备忘录。

    在非常时期,和摩托罗拉一样看好北京的外商投资者不在少数:瑞典宜家家居,15日与北京泰德公司签署了投资6000万美元的合作合同,筹建一座3万平方米的全功能宜家零售商场;零售巨头沃尔玛6月在京开店计划也不延误,目前正加班加点筹备商品陈列工作;德国欧倍德4月份签订了在亦庄地区开店的合同;法国欧尚、英国百安居在第4季度的项目也将如期完成,等等。即使是在北京“非典”疫情最严重的4月,每天诞生4.8家外资企业的速度同样能够昭示北京吸引外资的魅力所在。市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新闻发言人周荫良向记者提供的一组数据表明:今年4月,新批外商投资企业达到143家,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3.8%;实际外商直接投资也达到了2.23亿美元,同比增长50.7%。

    种种迹象都表明,外商投资者对北京的经济发展保持了积极乐观的态度。美国摩根士丹利全球首席经济学家斯蒂芬·罗奇分析认为,北京应对SARS的措施反映了中国的适应能力、透明性与全球性。从这个角度看,SARS对中国的长期影响是积极的。这种影响将会吸引更多的外商投资者来到北京、来到中国。

    对于主管外商投资的北京市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来说,目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密切关注外商来京投资的活动、摸清“非典”疫情可能给外资企业造成的损失,为这些企业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市外经贸委副主任赵昕昕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有关部门目前正在紧张制定“非典”时期针对外商投资者的相关政策,这一政策将向受影响较大的行业倾斜。旅游、餐饮、服务等行业的外资企业都将在新政策中获得相应的“好处”,把在“非典”风波中遭遇的打击与损失降到最低。赵昕昕说,“这一政策将会很快出台。”

    除了政策的支持外,外经贸委还想出一系列非常时期的“非常办法”来吸引外资。赵昕昕举例说,“各个部门纷纷采用电话、网络的方式与外资企业取得联系,了解他们的进展情况、了解他们在特殊时期的需求。而北京当地与外商合作的企业也通过网上洽谈、签约,网上招商,与外资公司常驻北京机构洽谈等多种方式,在‘非典’时期把合作推进下去。”

    在京外商投资企业自身也在努力克服“非典”带来的影响,表现出和北京共渡难关的决心。联合利华下属的和路雪(中国)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即使在“非典”疫情开始后,和路雪推广新产品的计划一刻也没有停止过,“我们在‘非典’的特殊时期除了在冰淇淋包装上下功夫外,还利用这段时间广泛推广今年的30种新产品,研究‘非典’结束后投资的新热点。”这位负责人乐观地表示,北京的“非典”疫情将会在夏天来临前结束,“有所准备的和路雪冰淇淋将会占到更多的市场份额。”

    “我们已经关注到‘非典’疫情结束后,北京投资市场可能出现的变化。”记者从外经贸委了解到,此次“非典”疫情暴露出北京在公共卫生防疫及基础设施等相关领域中的一些弱点,“这些领域必将在今后的发展中得到加强,众多的企业将在其中获得发展的商机。”

    相对于国内的企业来说,外商投资企业又会成为其中强势的竞争对手。市外经贸委对此分析说,来自公共设施比较完善国家的投资者在这些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们希望外商投资企业在这些领域加大投资,他们的加盟不仅将为北京上述领域的建设带来资金和宝贵的经验,北京的城市发展也将达到更高的水平,投资者自身也将从中受益。”(《北京青年报》 陆纯)

    全球第三大评级公司惠誉国际:SARS不会持续影响中国经济

    多年来的大额资本外逃得以遏制,外部实力的明显增强有力地支撑了中国债券在国际资本市场的信誉。尽管中国爆发了SARS疫情,但全球第三大评级公司——惠誉国际(Fitch Ratings)在日前发布的最新评级报告中,仍保持了中国债信评级的稳定。报告称,中国的长期本外币评级仍分别稳定在“A-”和“A”,评级展望仍为稳定,短期外币评级也保持在“F1”。

    惠誉国际认为,外部实力的明显增强是维持中国目前评级的主要原因。报告称,尽管全球贸易环境不佳,中国去年出口仍然实现了22%的增长,贸易、经常项目顺差都明显增加。而外商直接投资流入仍然强劲,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3%-4%。

    最大的改善之处是,1997年至2000年期间中国国际收支中出现的大额资本外逃现象已被遏制,国际收支表中的差错与损漏一项十多年来首次呈现正值,去年为80亿美元。这些因素促成了中国外汇储备的持续增长,去年底增长了750亿美元,达到2900亿美元。

    报告称,中国目前已拥有2700亿美元的对外债权,占GDP的20%。这个数据高于惠誉国际评级为“A”的国家的平均水平。中国银行系统内拥有约1500亿美元的外汇存款,占广义货币供应量的比例相对较低(去年为13%),表明国内资本外逃可能极大地损伤了中国的外部实力。但由于资本外逃现象已得到遏制,且中国实行严格的外汇管制,使这种可能性变得极小。

    报告同时指出,SARS疫情的爆发正导致经济活动出现部分失序,但疫情对消费和出口的总体影响还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才能作出评估。惠誉国际认为,如果疫情得到相对较快控制的话,SARS应该不会对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产生持续性影响。(《北京晨报》 袁满)

    外国人士看非典与中国经济:对华投资看长线

    中国出现非典传染病后,美国一些投资机构和专家十分关注外资的动向。记者最近参加了一些有关中国问题的研讨会,会上也有许多人提出了相同的问题。

    去年以来,全球经济普遍低迷,中国经济却表现亮丽,特别是吸引外资的势头一直十分强劲。非典的发生会给外商对华投资造成什么样影响呢?美国投资银行摩根斯坦利的首席全球经济师史蒂芬·罗奇对记者表示,非典虽然是比较严重的传染病,但从目前的情况看,它不会给中国吸引外资带来持续的冲击。

    罗奇说,非典在短期内必然会有一些影响,比如说一些外商主管人员可能因为公司的限制而不能去中国旅行。不过,在他看来,跨国公司选择中国,是出于竞争的考虑,是把中国作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供应平台,而非典的发生并不会改变这一点。

    罗奇认为,非典对中国是一个考验。中国的公共医疗体系如能有效控制非典,显示出杰出的处理危机的能力,就是对外国投资者的最大鼓励。他说,这就像在发生亚洲金融危机和2001年全球经济同步进入衰退时一样,中国最终会使人们消除疑虑。随着对非典的有效控制和紧随其后的经济反弹,中国将向国际社会发出一个非同寻常的信号。在最近发表的《中国的觉醒》的分析报告中,罗奇还指出,“疫情过后,中国会在经历了这场深刻的危机后成熟起来。这对亚洲乃至全球经济都有重大的战略性意义”。

    在德意志银行工作的朋友近日还转来该行的一份最新调查报告。接受调查的29家大型跨国公司的代表认为,非典对他们的主要影响是不得不推迟或取消到中国的旅行和商务活动,但他们当中的许多人都表示,非典对实际外商投资要比对协议外商投资的影响小得多。调查表明,今年外国直接对华投资不会因非典的发生而受影响,只是新的投资商会在今后几个月里倾向于采取观望态度。记者近日还读到总部在西雅图的全美亚洲研究局的相关分析报告。报告认为,外国公司仍对中国长远的发展看好,这不会因非典的发生而改变。通用汽车公司在全球许多地方收缩的同时,却继续在中国投资兴建新的工厂。一些投资中国旅馆业的外商也表示,他们将会继续扩大投资。

    与索罗斯共同创建量子基金的著名投资家詹姆士·罗格斯也持同样的看法。他认为,非典对外商对华投资的影响并不大。在不久前举行的一次讨论会上,他强调19世纪是英国的世纪,20世纪是美国的世纪,而21世纪将会是中国的世纪。他鼓励投资商应把眼光放得更长远一些,增加对中国的投资。近日,他又对记者表示,这一点不可能因为非典的发生而改变。他还说,中国对非典采取了积极应对的措施。对投资商来说,更重要的是看长线,5年过后再回头看这件事情,就不算什么了。(《人民日报》 丁刚)

    

    中国网综合消息 2003年5月18日

来源: 中国网

相关文章:
中国吸引外资仍受制“九大局限”
中外资银行力拓中间业务 共同面对低利率困扰
外资集团争夺书报刊分销权 国内企业将面临压力
十大外资零售企业在京开店提速 宜家新店将现望京
相关专题:
图片新闻:
2007世界竞争力评比:中国大陆首度超过台湾地区
中石油称冀东南堡油田可开采100年 开发成本近60亿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金融改革之路 六大焦点
· 2008北京奥运商机
· 07中央财政资金流向 三农重中之重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年)
· 中国企业家看社会责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