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一季度,尽管外资并购总额下降逾20%,但与中国企业相关的交易仍占已公布交易总值约16%。未来10年内,中国是否有望成为亚洲并购中心?驱动中国并购市场的关键因素有哪些? 根据最新统计,继去年同期,摩根大通今年再次蝉联第一季度亚洲日本外并购顾问业的榜首。
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兼亚太区并购部主管马宏涛Todd Marin在彭博有关中国并购的专题论坛上说,目前的海湾战事和海外股市低潮令投资环境充满挑战,然而各种趋势正促进中国成为一个令人振奋的市场。就全球范围而言,亚洲在过去5年内取得相对稳定的增长,预计今后仍将保持增长趋势。
中国并购市场中长期走势
马宏涛认为,值得关注的因素是中国并购市场规模及增长速度,这不仅引起了外国企业的浓厚兴趣,而且中国企业本身对并购交易的认识也在不断增强。由于外企对在中国开展业务的兴趣浓厚,因此,对中国并购交易的兴趣自然水涨船高,而更多的国内企业也正将并购看成是扩展业务、增加市场份额的重要渠道。
第二项关键因素是中国并购市场在规则管制方面的改进。摩根大通认为,许多改进是最近所发生的,其中大多尚未经过相应实际交易个案的查核,但总体而言,这些变动是十分鼓舞人心的。
最后,就是“熟悉性”原则的作用。中国俗语称:不熟不作。中国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已经逐渐习惯了采用并购策略。很多在中国的外企进行跨国的并购交易,同时,还有许多国际公司在中国内部进行类似交易,原因是他们熟悉此类交易,使用起来越来越得心应手,这显然会对并购潮流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无疑也是一项有力的促进因素,经济压力促进并购,原因在于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招商引资,均有助于推动并购产品的使用。
马宏涛分析,观察发达国家的并购市场,尤其是北美,有些情况颇具启发意义。许多有关并购方面的法律变动在数年(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数十年之前已经发生,随后才是持续多年的一系列并购交易,响应有关规管方面的变动,相信这也将是中国并购活动的突破点所在。
并购焦点
自然资源、消费及制造业
摩根大通预计,自然资源行业必会发生相当数量的并购交易,这一领域居领导地位的公司将会借此寻求海外资产的并购良机。其中,北美的消费及制造业涉及中国企业的并购可能性格外令人关注。
在对并购交易量曾起积极推动作用的各行业中,电信业功不可没。预计电信业很可能发生额外资产注入型的交易,从而促进并购交易量。
至于中国有关的并购活动,马宏涛分析,寻求海外并购机会的中国公司,其中以自然资源业(包括能源业)在此方面表现尤其活跃;着眼于中国进行并购活动的公司,以制造及消费行业为最多;国内企业间的并购交易金额,以电信行业并购交易量尤显突出。中国企业并购市场实力如何
马宏涛表示,回顾1998年、1999年和2000年,是世界并购活动数目空前活跃的3年,尤其是北美及欧洲有各式买家及卖家,保持着世界最大并购市场的地位。
鉴于北美及欧洲本身并购交易极其活跃,他们更倾向于在本国或在该地区进行跨国交易不足为奇。但今非昔比,欧美的经济及并购环境现在已经变得十分严峻。相比之下,许多中国企业的财务状况及财务能力都与欧洲及北美的竞争者旗鼓相当,甚至某些情况更胜一筹。
随着对并购需求的增加,涉及中国企业的交易更趋活跃。可以预见,无论在自然资源、技术还是制造行业,中国企业收购海外潜在资产的机会均在不断增多,其实力正逐步攀升。
企业管理与外资进入策略
企业管理的难题不是中国独有,北美企业也有自己的难题,这是任何投资者都关注的问题。完善的规章制度是吸引投资的重要因素,无论是对战略性投资者、非战略性投资者,还是并购投资者而言均如此。
马宏涛强调,让投资者感到很欣慰的是,中国各个监管机构对此类问题相当敏感和重视,并已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良好有效的公司管理是吸引投资的重要因素。
是坚持拥有100%的所有权,还是在条件适当时取得10%、25%或49%的所有权?
对此,马宏涛指出,所有权的问题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而言,多数公司会持谨慎态度,并会考虑海外经济环境。当然,大多数企业有意对目标公司拥有相当影响力,甚至是对公司管理的绝对控制权,但他们非常清楚合作伙伴的重要性。
拥有多少比例的所有权并不是并购的最终目标,最终是否能够对投资目标拥有一定的影响力,甚至是接近控制程度的影响力,才是并购的成败关键。同时,如判断准确,交易双方可以成为得力的合作伙伴。
关注中国的热情是否过多
近年来,外国投资银行对于中国并购市场投入了极大热情,围绕这一市场发生的并购案例不断增加。业界对此虽有共识,但对于风险的防范,始终存在着“将所有的鸡蛋都放到一个篮子里”的担忧。
马宏涛认为,情况并非如此。他说,如果考察多数交易,跨国交易额并未达到庞大的数量。这其实反映出投资银行和外国企业的审慎态度,他们意识到自己本国国内严峻的经济环境,同时根据他们进入新市场的经验,认为所作的投入是值得的。因此并不显得他们对中国市场过分关注。
值得关注的是,资产注入型交易或大型国企收购其他实体的交易,正是北美及欧洲公司感兴趣的领域。他们在寻求此类型的投资机会,他们通常认为,通过此类交易可获得较大的管治权或控股权,这一直成为并购交易的促进因素。对北美及欧洲公司而言,以审慎态度按适度规模频繁进行此类交易是可行的。
《中国经济时报》 2003年4月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