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愿意用数字说话,因为数字是量化了以后的结果,是可以充分信任的不变量。然而,数字就那么令人信服吗?
各高校又要总结一年一度的就业工作了。总结后,要上报给国家教育部门的。于是一连串的数字就列出来了,比如某校说洽谈会的供需比是1∶3,几千名毕业生,每一名毕业生都有3个位置等着呢。在全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就业形势真就这么喜人吗?看看报纸,不光咱们一家,兄弟院校几乎家家如此。有些兄弟院校更敢宣传,供需比达到1∶10、1∶12。家家形势喜人,还哪来的就业形势严峻呢?但是,看看供需比是怎么算出来的吧。有的单位实在是名不见经传,可是胃口蛮大的,一下子就要几十个毕业生,其实他们一个也招不去。这种无用信息占了很大的分母,而有的高校统计时,却把这些无用信息看成宝贝。有的单位今年共要10名毕业生,但它可能要走10所高校,对每一所高校都说它要10名毕业生。这样,对于每一所高校而言,相当于用人信息增加了9倍。总之,只要和分母有一点联系,你就尽管往上招呼吧,反正也没有人细究,也不犯法,都是给自己贴金,何乐而不为。
就业率是一个大家都十分关注的数字。有的学校宣传自己的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我百思不得其解,这个数字到底是怎么算出来的呢?100%意味着一个都不能少。现在考研的成绩还没有下来,起码考研同学的未来就是一个未知数,怎么就能出来一个100%的就业率呢?
而我更想说的是,即使100%的就业率是准确的,也绝不是工作上的完事大吉。近些年来,我们太喜欢关注就业率了,仿佛“产品”卖出去了就是高校的胜利。但是想没想过,“产品”都卖给了谁,卖得值不值?就算毕业生都有了去向,但是不是由于没人要迫不得已只好去了“苟延残喘”的单位,还是去了国际性大公司大企业实现了自己多年的夙愿?换句话说,我们只关心就业率的数量,而并不关心就业率的质量。仅有数量却没有质量,又有什么可沾沾自喜的呢?
有些数字表面上看是准确的,但换一个角度或者往深里去想,就觉得它并不科学。我们做工作,是为了好大喜功,还是为了真正的事业,我觉得这是很关键的。(严蔚刚)
《中国青年报》 2002年2月2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