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信行业再次“大洗牌”,但老百姓最关心的还是自己掏的电话费如何变化。记者就此采访了部分电信专家。专家普遍相信消费者能从电信重组后的竞争中获益。
一位不愿透露身份的知名专家预言,今后长途电话和手机费用将会明显下调,本地电话资费则可能保持稳定,或者先略有上升,继而下降。他是根据新出台的电信体制改革文件
的精神作出这一预测的。
专家介绍,这份权威文件要求电信企业实行会计分离制度,禁止交叉补贴。众所周知,过去的电信格局中,收费较低的市话主要由较高的长途话费等来进行补贴。在上一次电信资费结构性调整中,按照成本定价,市话费就上升了。下一次调整,市话费仍然有上升的可能。
但是,即使市话费上调,幅度也会很小。信息产业部资费清算司进行的统计表明,按照目前市话资费水平,从全国整体而言,电信公司在市话方面已基本保持盈亏平衡。
另外,电信普遍服务基金正在建立,各电信企业均承担普遍服务的义务,共同交纳基金。这样,西部地区和乡村的本地电话网的运行成本将得到补贴。而城市由于用户密集,市话的成本本身就不是太高。因此,市话的波动将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
同时,这位专家认为,南北拆分并非目前人们所说的那样形成南北两个更加顽固的地区垄断。按照设想,拆分后的南北两大电信集团———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能够在固定电信领域展开竞争,这将使市话费呈下降趋势。当然,市话下调的时间和幅度,取决于市话竞争的早晚和激烈程度。
不过,专家同时认为,电信重组方案虽然已经出台,但执行起来还有一个过程,因此,短时间内无论是长话费、手机费,还是市话费,都不会变化。
早在电信拆分讨论之初,信息产业部高层就公开指出,我国当前电信政策的核心是“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政策调整应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这位高层表示,将理顺电信价格结构,按照成本制定合理价格;对于可由市场竞争来决定服务价格的业务领域,政府应逐步减少干预直至最终退出。
这次新的电信体制改革方案进一步指出,要扩大电信企业自主定价的权利,同时扶植新兴的电信企业发展,给予他们更大的向下浮动价格的范围。专家表示相信,如果实施这些措施,电信企业之间有效竞争的结果,就是老百姓的电话费越来越少。
新闻背景
我国市民月收入的1/10掏给电信
最新调查显示,我国城市居民月收入的1/10左右用在通讯上,这一比例高于许多发达国家。
据报道,目前深圳市个人手机话费月均支出高达323.5元,比年初的调查结果增加了9.12元。而深圳市统计信息局上半年公布,在岗职工月均收入为3240元。如果加上市话费,深圳市民电话费的总支出超过人均月收入的1/10。而在其他城市进行的类似调查的结果也大致相当。
专家介绍,美国中下阶层的通讯消费只相当于其收入的1/100,仅为中国平均水平的1/10;香港电讯的电话包月费约为100港币/月,和那里的人均月收入相比,也微不足道;在澳大利亚,市内电话每次0.15澳元,只要不断线,只要通话人有耐心,打一天还是0.15澳元。
我国消费者要求降低过高的电话费的呼声很高。在今年3月进行的电信资费结构性调整中,虽然长途电话费降价,但市话费实际上升了。有关统计显示,今年3月份全国市内电话通话费上涨6.4%,电话月租费上涨3%;4月份市内电话通话费上涨4.9%,电话月租费上涨3.4%。
中国青年报 2001年12月0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