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
(三)发展目标
到2015年,重点突破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形成支撑有力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引领和支撑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的建设。
“十二五”期间省级农业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投入年均增长20%以上,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达到48%左右。一批共性、关键农业生产技术研究应用取得突破。粮经作物、畜禽、水产、园艺、林业、水利、农产品加工、农业机械等重点领域的科技水平得到明显提高,与国内先进省区的差距明显缩小。以发展特色优势农业为重点,在农产品加工、现代农业装备、农村服务体系建设等领域,加快转化一批农业科技成果,实现科技重心下移、推动农业产业链发展和加快民生改善的目标。
——推进解决制约我省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大共性、关键技术问题。显著提高特色优势农业科技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和转化率;自主创新和引进集成创新10项左右的重大关键技术;特色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面积达800万亩以上;制定省级特色农业技术规范或技术标准30个,为农民增收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研究开发喀斯特山区规模饲养畜禽和水产高效健康养殖模式与技术体系。研究开发草地生态养殖高效新技术;加强地方畜禽水产品种资源保存和利用技术研发;林下生态养禽技术取得重大进展;生猪繁殖生产能力、生长速度、饲料转化效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提纯复壮地方特色畜禽新品种3-5个、选育出具有应用前景的新品系(组合)5个以上,草地畜牧养殖科技成果转化面积累计100万亩以上、家畜新品种推广累计达到100万头以上;家禽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累计达5000万羽以上。为建设生态畜牧大省提供技术保障。
——农作物种质资源创新和生物育种工作取得新进展与突破。“十二五”搜集、纯化保存动植物种质资源3000份,鉴选、评价、创新具有重大利用价值动植物种质资源。选育并审定主要农作物新品种200个以上;形成贵州山区作物优质、高产、高效的理论体系、技术体系;研发具有喀斯特山区特色的“良种、良法、良田”技术体系,实现粮经作物大面积均衡增产;主要粮经作物超级品种应用、持续超高产技术成果转化累计面积500万亩以上;为全省粮食稳定增加提供坚实科技支撑。
——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取得明显进步。通过成熟技术应用和成果转化,推动加工原料基地建设和食品工业建设,实现生产规模化、技术和质量标准化、装备现代化,大幅度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和农产品附加值。
——农业机械进步贡献率明显提升。在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大力转化适于山区农业的新型、微小型、多功能的技术装备成果。引进开发农产品加工设备、设施农业装备、秸秆综合利用机械等设备,筛选改进定型技术设备4-6种,研发新型适宜生产设备4-5种;制定适合主要农作物机械化生产的栽培技术规范5-6套;减少作业成本20%-30%。
——建立全省生态安全技术体系、农产品安全技术体系。进一步完善林业生态建设技术体系,提高森林病虫灾害防治率和重大生物灾害测报准确率,为全省生态安全提供科技支撑;开发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体系,有效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为确保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的技术支撑。
——完善喀斯特山区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体系。开发节水灌溉、生物节水、农艺节水等水资源安全高效利用关键技术,创制环保型节水制剂新材料,研发多功能、智能化节水农业关键设备与产品,使水分利用率提高15%以上。
——中低产田土改良和培肥技术成为贵州“良种、良法、良田”技术的重要支撑。开发出农田土壤结构改良、保护性耕作、蓄水保墒与水肥一体化调控技术;研发快速、高效的有机肥料资源腐熟剂和便捷、实用的有机肥料资源无害化处理技术,以及缓(控)释肥料等新型肥料技术。引进新型肥料10个;研制新型肥料6个以上。
——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可持续控制关键技术获得突破。应用推广一批防控病虫害的绿色农药创制品种及技术;创制一批高效、低毒、环境友好的绿色新农药和新制剂,获得农药登记,进行产业化开发;引进和吸收一批新药械、抗病虫新品种、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技术和措施。
——农业高新技术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分子生物技术、动植物转基因育种技术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研究取得突破,通过分子育种技术培育出动植物新品种。农业信息技术取得更大突破,开发应用一批农业信息采集、农情监测、耕地质量测定、农产品质量检测等软硬件产品,为全省农业信息化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继续巩固完善农业科技创新转化平台建设。加强科技基础设施、试验基地、工程中心、实验室、示范园区建设,使之成为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平台,推进产学研结合。“十二五”期间建设农业科学重点实验室2个,新建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7个使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总数达到25个左右,新建农业科技园区或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8-10个,总数达到20个。
——全省农业科技创新人才体系进一步完善。引进高层次领军人才,培养造就一批学科带头人、应用型科技人才和新型农民科技致富带头人,培育农业科技创新企业8-1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