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十二五”农业科技发展规划(全文)

2013年09月11日11:12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十二五 规划 纲要 农业 农村经济 农民增收 产业化 科技创新

1、农业科技投入显著增加,多元化投融资体系正在形成,为创新转化能力的提高,奠定了重要物质基础。“十一五”期间,省级财政支持的各类科技计划共投入农业领域资金为30000.9万元, 是“十五”的2.89倍;农业科技项目经费强度增加82.18 %,科技人员人均经费强度是“十五”的2.42倍。财政科技投入的迅猛增加,激发了全社会科技投入的热情。“十一五”期间,全社会农业领域科技投入总额为78419万元,其中,财政科技投入占39.95%、自筹42.42%、其他11.41%、金融6.22%,表明全社会多元化科技投入融资体系正在形成。

国家支持强度大幅增加。“十一五”期间共获得国家科技项目154项,获得支持经费16955万元,支持项目总数是“十五”的1.24倍,支持经费数是“十五”的3.38倍。

2、产业关键技术研究取得突破,研发与转化能力持续提高,支撑作用明显增强。选育通过全国或省级审定的水稻、玉米、油菜、小麦、马铃薯新品种达248个,全面超过了《规划》选育新品种的目标。我省水稻、玉米、油菜自育品种的市场占有率分别提高到25%、70%和80%。油菜、玉米等新品种进入西南各省和长江流域省(市)。油菜自育品种全部实现成果转化,“油研”系列优质油菜在长江流域十二个省市累计推广面积达千万亩,创造社会效益达10亿元。以自育水稻新品种黔优88为核心,以氮肥后移技术为重点的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体系,经省内外重复验证,已具备亩产超过1000公斤的生产能力,跻身于该领域的全国先进行列,并为粮食高产科技示范工程重大专项提供技术支撑。此外,中低产旱地粮油平衡丰产增效技术、病虫害预测及防控技术、节能降耗轻型栽培技术、高产高效繁殖制种技术、无公害和有机蔬菜栽培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在“十一五”期间亦取得明显进展。

生态畜牧业生产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猪、禽良种覆盖率达到80%,生猪出栏率比“十五”提升20个百分点,畜禽死亡率控制在国家规定范围。我省冷水鱼养殖“鲟鱼无水低温长途运输技术”全国首创并推广应用。“贵州喀斯特山区大鲵人工繁殖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示范”重点项目,攻克大鲵规模化人工繁殖技术难关,支撑了产业化发展。同期开展的农村养牛小区牛舍建设与繁殖技术、肉猪无公害饲料等方面的研究,为生态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

蔬菜、马铃薯、辣椒、茶叶、烤烟、果树等特色优势产业关键技术研究取得新进展。马铃薯专项共培育新品种十余个,形成技术规程20套,在国内首创马铃薯周年生产模式,先后建立专用商品薯基地50余个,有力促进我省马铃薯产业的快速发展;辣椒专项总结出39项成套技术,制订10项技术操作规程,大面积应用增产增值达10%以上;茶树良种快繁技术比常规育苗缩短了50%的时间,节本增效显著;烤烟新品种选育、特色烟叶开发、现代烟草农业技术集成、节本增效型等技术的集成应用,进一步巩固和加强贵州烟草产业的强势地位;火龙果、柑橘、核桃等果业的种繁技术体系及加工技术研发,推动了喀斯特山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致富。贵州周年高效夏秋反季节无公害蔬菜种植模式,规模示范亩均收入4000元以上,为蔬菜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铺平道路;蔬菜产业技术的快速进步,有力推动了全省特色优势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林业科技在全省林业生态体系、产业体系建设中发挥有效支撑作用。初步建立贵州省商品林基地和相应技术体系,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的科技支撑力度加大,全省生态状况、国土生态安全明显改善和加强,全省森林覆盖率由“十五”的34.6%增至40.52%。在马尾松人工林系统培育理论与技术研究、在退化喀斯特森林恢复的生态学理论与技术研究方面均居国内领先。

3、现代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与应用初见成效。围绕动植物、微生物基因工程、生物制药等方面的科技需求,“十一五”重点开展了动植物分子育种技术与方法研究,抗虫、抗病、耐寒、耐瘠等基因标记、克隆与转移技术的研究,分子标记技术在新品种亲本及杂种纯度等方面的应用、品种指纹图谱鉴定等等;建立省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监控中心;组培快繁技术在建立优质脱毒种薯、特色花卉等扩繁基地上已普遍使用;动物疫苗、生物杀虫剂、生物杀菌剂等生物制剂的研发,以及生物肥料、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研制与产业化开发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在新型农药研发方面居国内领先。

4、农村信息化、农业机械化及设施农业等新技术的应用,推动了我省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十一五”期间,通过国家农业信息化、高寒山区设施农业等重点项目的实施,建立了农业信息技术示范工程试验区,支持农经网对全省农村信息化服务的工作,有力推进了全省信息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适合我省山区特点的新型种植、养殖设施技术与标准的研发,使全省现代温室、设施农业的种、养殖规模日益扩大;围绕马铃薯、茶叶、果蔬等特色优势产业的小型农机具研发已逐步展开,果园施肥、茶叶采集、薯类收获、秸秆粉碎等农机具的转化应用加快。

5、加强创新转化平台建设,平台的功能作用逐步显现与发挥。“十一五”期间,先后投入创新转化平台建设资金7670万元,新建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1个,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目前全省农业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总数达18个;“十一五”期间,贵州湄潭茶叶农业科技园区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新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7个,全省农业科技园区总数已达10个,实现了农业科技园区在全省九个市(州、地)全面覆盖的目标。在南繁育种创新平台建设方面,先后投入专项经费660万元,建成基本能满足我省主要农作物南繁育种需要、设施较为齐全、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的共享型南繁育种创新平台。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