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
3.服务业短板进一步补齐。沈阳金廊、大连钻石海湾、鞍山达道湾、锦州十里商街、铁岭东北物流城、辽阳佟二堡皮装裘皮市场等36个服务业聚集区建设步伐加快。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1%。签约投资额10亿元以上的温泉旅游项目74个,总投资2600亿元;辽阳弓长岭等10个温泉旅游度假区、营口双台子等50个温泉旅游小镇初具规模。
(三)物价水平高位运行,四季度呈现回落走势在全球货币条件极度宽松、前两年国内需求扩张较快的大环境下,2011年辽宁省居民消费价格水平同比上涨5.2%,涨幅高于上年2.2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6.5%,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8.3%(见图11)。
(四)财政收入大幅增长,教育、科技支出增长较快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640.5亿元,比上年增长31.7%,增速高于上年5.7个百分点(见图12)。其中,各项税收1974.5亿元,增长30.2%。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902.1亿元,比上年增长22.1%,增速高于上年3个百分点(见图12)。其中,教育支出524.4亿元,增长29.4%;科学技术支出86.6亿元,增长25.6%。
(五)生态环境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全年造林721万亩,绿化投资332亿元,超过了前五年的总和。阜新、朝阳64万亩坡地造林和300万亩草原沙化治理全面完成。历时三年,完成了朝阳528万亩荒山绿化。在全省开始实施青山工程,拟用4到5年的时间,恢复遭破坏山体的生态。全面开展辽河干流综合整治,辽河干流达到四类水质。全面整治农村面源污染,启动了100座乡镇生活垃圾处理场和100个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清理利用批而未用土地165平方公里、闲置土地21平方公里,耕地保护和土地执法工作均在全国名列前茅。
专栏2:金融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阜新模式”
金融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的“阜新模式”在侧重金融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同时,也关注经济转型、居民安居乐业等问题,是集保障性住房建设贷款、土地开发贷款、按揭贷款、助业贷款及金融配套服务为一体的金融支持系统工程。2011年全省金融机构共向阜新市发放涉及保障性安居工程各类贷款26亿元,有力地支持了阜新市以棚户区改造为主的270万平方米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惠及居民近5万户。归结起来,“阜新模式”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中国人民银行大力推动,切实提高金融支持的效率和可持续性在“阜新模式”的探索和建立过程中,中国人民银行充分发挥了指导和引导作用。协调9家省级金融机构和阜新市政府签订金融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战略合作协议,推动政府有关部门以及金融机构联合建立了金融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联席会议制度。推动金融机构发放3亿元搭桥贷款,以满足国家开发银行信贷资金未发放之前的棚户区改造建设的资金需求。在再贷款、再贴现业务的办理上,对提供保障性安居工程信贷资金的金融机构予以倾斜,提高了金融机构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的资金能力。稳步推动商业银行根据阜新市实际需求进行保障性安居工程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
二、金融机构广泛参与,全方位提供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
1、以腾空土地为抵押提供棚户区改造开发贷款。按照政府性债务融资的监管要求,国家开发银行以经过规划、环评后动迁腾空土地为抵押,2011年发放棚户区改造建设贷款7.3亿元。
2、发放土地开发贷款确保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农业发展银行以其他土地作为抵押,以开发地块土地出让金作为还款来源,发放土地开发贷款18.5亿元。
3、创新担保方式发放保障性住房抵押贷款。针对借款人收入不高、贷款金额小的特点,金融机构在房产证尚未办理的情况下,以阜新市棚改办出具的“棚户区改造拆迁安置协议书”和“购房款收据”为抵押凭证,对回迁居民户发放按揭贷款。
4、创新贷款方式,支持棚改居民创业。农业银行、阜新市农村信用社在抵押、质押的基础上,结合财产保险为棚改居民户提供了自主创业个人贷款,全年发放创业、助业贷款2691万元。
5、提升保障性住房小区周边金融服务水平。城市商业银行及农村信用社设立了专门机构或指定经营网点,为保障性住房居民办理多种形式的小额贷款并提供专属金融服务。三、创新信用增级方式,有效控制金融风险阜新市政府成立了专门的债务管理部门,负责与银行办理贷款对接和相关手续,保证保障性住房建设信贷资金的合规运用,并积极规划对抵押腾空土地进行整理,负责土地升值出售后的贷款偿还,提升了棚户区改造资金的市场化运作能力。对棚改回迁居民户购买回迁小区网点给予价格和税费等优惠政策,配合金融机构提供的创业、助业贷款,提高回迁居民的创业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