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全文)

2012年09月14日15:12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减排 十二五 科学发展观 湖泊生态环境 十一五 环境质量状况 合理施肥 重金属污染 环境保护法 十五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

  2011年中国大陆地震灾害损失一览表

时间

地点

震级

人员伤亡(人)

房屋破坏(平方米)*

直接经济损失

(万元)

月日

时分

死亡

重伤

轻伤

毁坏

严重

中等

轻微

119

12:07

安徽安庆市与怀宁县交界

4.8

0

0

0

5048

52827

215857

694881

23235.1

310

12:58

云南盈江县

5.8

25

134

180

842056

508499

3239110

1453012

238480

324

21:55

缅甸

7.2

0

3

9

0

0

457461

782744

33760

410

17:02

四川炉霍县

5.3

0

1

3

7517

0

248787

17174

17858

68

9:53

新疆托克逊县

5.3

0

0

7

21336

116676

202801

260388

9225.17

620

18:16

云南腾冲县

5.2

0

3

3

51483

709

837518

46027

27840

626

15:48

青海囊谦县

5.2

0

0

0

14701

0

262698

0

6502.81

725

3:05

新疆青河县

5.2

0

0

0

0

26478

111666

298983

3330

89

19:50

云南腾冲县与隆阳区交界

5.2

0

2

4

60170

835

480697

37960

14990

811

18:06

新疆阿图什市与伽师县交界

5.8

0

4

17

83563

98280

356194

182677

18322.19

915

23:27

新疆于田县

5.5

0

0

0

964

2336

4686

8214

291.77

918

20:40

印度锡金邦

6.8

7

4

132

508226

19149

1172108

89306

133365

1016

21:44

新疆精河县

5.0

0

0

0

1779

12841

29072

60578

1185.05

111

8:21

新疆尼勒克县与巩留县交界

6.0

0

0

0

109851

401860

1174220

2597240

67846

121

20:48

新疆莎车县

5.2

0

0

0

5314

11236

49835

208099

4859

合计

32

151

355

1712008

1251726

8842710

6737283

601090.09

   *农村简易建筑物震害调查时对建筑物分类采用毁坏(含严重破坏)、破坏(含中等破坏和轻微破坏)和基本完好三类。

  海洋灾害  2011年,全海域共发现赤潮55次,累计面积6076平方千米。赤潮发现次数和累计面积为近5年来最低。东海发现赤潮次数最多,为23次;黄海赤潮累计面积最大,为4242平方千米。黄海和南海沿岸海域共发现绿潮2次。黄海沿岸海域漂浮浒苔分布面积和覆盖面积最大分别为26400平方千米和560平方千米;南海南澳岛深澳近岸海域漂浮条浒苔最大分布面积为0.07平方千米。

  2011年,在全国滨海地区开展海水入侵和土壤盐渍化监测结果表明,渤海滨海平原地区依然是海水入侵和土壤盐渍化严重地区,黄海、东海和南海局部滨海地区海水入侵和土壤盐渍化呈加重趋势。重点岸段海岸侵蚀状况的现场监测、航空和卫星遥感监测结果表明,中国砂质海岸和粉砂淤泥质海岸侵蚀严重,侵蚀范围扩大,局部地区侵蚀速度呈加大趋势。

措施与行动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全年投入地质灾害防治资金88.57亿元,成功预报地质灾害403起,避免人员伤亡34456人,避免直接经济损失7.18亿元。全国国土资源系统积极推进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工作,共举行应急演练2550次,参加人员达54.6万人。利用“4.22世界地球日”、“5.12防灾减灾日”宣传周等活动,大力宣传地质灾害防治,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

  【地质灾害应急管理办公室和应急技术指导中心成立】  2011年4月12日,经中央批准,国土资源部成立地质灾害应急管理办公室及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指导中心。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指导中心是国土资源部履行全国地质灾害应急管理职能的业务支撑单位,主要承担全国重大地质灾害应急调查、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技术指导、组织协调以及相关研究,为全国重大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提供技术支持。

  【《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发布】  2011年6月13日,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要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要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明确地方政府的地质灾害防治主体责任,做到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全社会共同参与;坚持谁引发、谁治理,对工程建设引发的地质灾害隐患明确防灾责任单位,切实落实防范治理责任;坚持统筹规划、综合治理,在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的同时,协调推进山洪等其他灾害防治及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决定》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完成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灾害调查任务,全面查清地质灾害隐患的基本情况;基本完成三峡库区、汶川和玉树地震灾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工程治理或搬迁避让;对其他隐患点,积极开展专群结合的监测预警,灾情、险情得到及时监控和有效处置。到2020年,全面建成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系、防治体系和应急体系,基本消除特大型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威胁,使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明显减少。

  【地震监测、震害防御和应急体系建设】  地震监测台网功能进一步完善,国内地震2分钟左右即可完成自动速报;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关键技术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开展地震台网应急产出服务工作,提供应急产品达到40余次,为地震预测、应急救援、政府决策提供了及时的服务。城乡建设和重大工程抗震设防进一步加强,依法确定5400余项重大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完成四分之三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新增农村抗震民居近百万户。新疆抗震安居房在多次中强震中无一损毁,实现零死亡。建成国家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19个,利用防灾减灾日、科普宣传周广泛开展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全国各级应急救援力量快速发展,已建成39支省级地震专业救援队。武警部队33支应急救援队组建完成,初步形成战斗能力。圆满完成赴新西兰、日本2次国际救援行动,高效处置新疆、云南等地30余次地震突发事件。创新灾情获取手段,初步建立与新浪、腾讯等新闻媒体的灾情信息应急联动机制。2011年地震科技总经费投入超过2亿元。地震电磁监测试验卫星被列入“十二五”民用航天发展规划首批启动项目,发布《未来我国地震减灾领域地震学面临的巨大挑战》白皮书,中国地震科学环境观测探察计划(喜马拉雅计划)全面开展。发布《水库地震监测管理办法》。新颁布地震现场工作及震灾间接经济损失评估方法等4项国家标准,地震测项分类与代码及地震救援装备检测规程等5项行业标准,为地震技术工作提供了规则依据。

  【应急抗旱找水解决260万人饮水困难】  为积极应对北方部分地区发生的干旱,国土资源部调集系统20多家单位近万名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物探和钻井设备千余台,历时70余天,累计完成钻探总进尺33.3万余米,成井2227眼,解决了220多万人饮水困难和3.33万公顷农田灌溉问题。在四川和西藏大骨节病严重区、宁南严重缺水地区及西南岩溶石山地区施工探采结合井688眼,解决了40万人的饮水困难。

  【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和信息发布工作】  2011年,中国气象局在应对重大气象灾害及相关突发公共事件、制订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建立健全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机制、加强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全国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为85.7分,城市气象服务满意度为83.9分,农村气象服务满意度为87.3分。2011年,中国气象局落实重大气象保障服务任务305次,接收重大突发事件报告1130期。启动气象灾害应急响应16次,累计应急天数56天,确保了汛期应急气象服务工作的有序开展。成立应对日本福岛核事故工作机构,建立紧急响应工作流程。针对旱重于涝的特点及长江中下游、西南地区出现的干旱灾害,各级气象部门密切监视旱情发展和雨情变化,加强对干旱的滚动监测,及时向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通报最新的旱情信息。积极开展跨区域飞机、火箭、高炮等人工增雨作业,有效地增加了雨水资源,缓解了旱情。国务院应急管理、广电、通信等主管部门大力支持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绿色通道”建设。首家应急气象频道在广东开播,微博等新型媒介气象服务相继亮相,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发布渠道进一步拓宽,公众气象服务的覆盖率大幅度提高。逐步建立和完善了涵盖广播、电视、报纸、电子显示屏、电话、手机短信、网络、警报系统、海洋预警电台等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全国每天接受气象信息服务的公众已超过10亿人次;中国气象频道在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79个地级以上城市落地(含地级城市),覆盖数字电视用户数约6195.8万户;全国气象声讯电话拨打次数约为6.4亿次;中国天气网上线以来,最大日浏览量超过2000万页;全国气象短(彩)信定制用户约1.3亿,约占全国手机用户总数(约7.7亿)的16.6%;建成气象海洋广播电台7个。农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覆盖面显著拓宽,全国农村气象手机短信用户达3000万,农村高音喇叭逾10万个,乡村电子显示屏近7万块。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近4万个,覆盖68%的乡镇。气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有关要求,加强与各部门的技术合作、信息共享和应急联动。通过强化部门合作,形成了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合力。

  【水旱灾害防灾减灾工作】  2011年,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和回良玉副总理等中央领导十分关注汛情、旱情和灾情,在防汛抗旱的关键时刻分别作出重要指示,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并亲赴灾区检查指导。国家防总组织10个检查组开展了国家防总汛前检查,各流域、各部门也分别组织了系统内防汛抗旱工作检查。全年共启动国家防总防汛抗旱应急响应14次,先后发出紧急部署和调度命令80多个,派出150多个防汛、抗旱和防台风督察组、工作组、专家组赴灾区一线指导协助地方做好抗洪抢险和抗旱减灾工作。根据水旱灾害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需要,组织转移危险地区群众838万人,解救被洪水围困群众98万人,解决了2055万人因旱饮水困难。2011年国家防总商财政部及时安排80.68亿元资金支持地方防汛抗旱工作。此外,中央财政还安排了县级抗旱服务队设备购置补助24亿元,县级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经费28亿元,以及引黄入冀应急调水管理费1700万元。新增了2亿元中央抗旱物资专项储备经费,实现了国家抗旱物资储备零的突破,并新增了1亿元中央防汛物资储备;新设立了11个中央防汛抗旱物资仓库,中央仓库总数达到26个。

  注:本公报中涉及的全国性数据,除行政区划、国土面积、地震灾害外,均未包括台湾省、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

   上一页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