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四川预算执行情况和2012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2012年03月30日15:03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四川省 财政预算支出 收支平衡 超收收入 经济 农业农村 教育 社会保障 文化 就业 

努力促进灾区发展振兴。一是落实灾后恢复重建政策。三年来,各级财政部门全面落实地震灾区税收优惠、减免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业性收费等各项重建政策,向中央争取到灾后重建进口物资免税等优惠政策,对加快恢复重建项目建设,支持企业恢复和发展生产,促进灾区群众就业等起到了积极作用。此外,建立规模40亿元的担保基金,解决了农房重建贷款问题;争取财政部将地震灾区公益性项目国债转贷资金转为拨款累计达18.7亿元,缓解了灾区债务负担。二是大力支持灾区产业发展振兴。省级安排40亿元融资创新资金,建立了“产业发展振兴基金”、“三新产业投资发展基金”和“发展融资担保基金”,重点支持灾区产业结构调整、承接产业转移和提升产业发展能力;安排30亿元产业园区建设资金,支持灾区循环经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灾区各级还使用44亿元中央重建基金建立产业发展基金,综合运用资本金注入、投资补助、贷款贴息和担保等方式,积极支持灾区产业发展。

努力保障公共设施运维。地震灾区教育、医疗、文化等重建公共服务设施规模大、标准高,所需运行维护经费的保障问题成为灾区各级共同面对的巨大压力。为解决这一问题,省财政一方面加大对灾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并争取到将中央财政地震灾区过渡期财力补助政策延续到“十二五”期末。2008—2011年四年间,累计下达过渡期财力补助资金80.5亿元,极大地缓解了灾区减收增支压力,保障了灾区政府正常运转和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另一方面,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地震灾区重建公共设施运行维护管理的通知》,对确保落实运行维护经费作出了制度安排。从2011年起,分配给灾区的中央财政过渡期财力补助资金将主要用于公共设施运行维护;省财政将公共设施运行维护经费支出纳入标准支出予以统一考虑,进一步加大对灾区的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

努力强化重建资金监管。在三年恢复重建期间,各级财政切实承担起重建资金监管的职责,为保证重建资金使用总体情况良好作出了积极努力。一是加强重建资金监督管理,完善监管制度,创新监管模式,整合监督力量,深入开展现场监管、专项检查和重点督查工作,对项目资金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的实时在线监管,确保了灾后重建资金安全高效使用。二是加强竣工项目财务决算审批工作,严格按照规定加快安排和使用项目结余资金。三是加强重建项目资产管理,督促指导有关单位按照要求建卡、建账,办理重建项目产权登记手续,确保重建项目资产的安全完整,并加强对项目资产移交划转的监督管理。

(二)突出重点,支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着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加大政府性投资力度,优化投资结构,积极支持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促进投资保持稳定增长。省财政全年下达中央和省级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227亿元,争取中央代我省发行地方政府债券资金135亿元,规模继续保持全国第一。集中省级财力超过80亿元,确保省委年初提出的“五件大事”顺利实施。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1号文件精神,大幅增加水利建设投入,省财政下达各类水利建设资金95.8亿元,较上年增长70.1%;建立健全水利投入增长的长效机制,出台从土地出让收益中计提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等财政投入政策。省级安排各类交通建设资金237.8亿元,同口径增长85.6%,大力支持交通重点项目建设。继续加大西部交通枢纽、能源基础设施、信息网络体系、城乡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投入,积极支持重大引资项目招商,全面改善发展条件。

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认真落实省委关于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战略部署,积极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省级安排专项资金20亿元,支持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安排工业发展资金、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34.4亿元,重点支持产业园区发展、重大装备研制、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等。认真落实对部分小型微利企业的税收优惠、税费减免等政策,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建立省级环保专项转移支付制度,省财政下达节能减排、污染治理、淘汰落后产能以及生态环境工程建设等专项资金10.7亿元。办理企业退税3.8亿元,支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支持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实力,积极参与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申报和验收,加大天府新区建设的规划、基础设施等前期投入。积极支持发展现代服务业,下达中央和省级内贸流通与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4.8亿元,重点支持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现代物流业发展。下达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农作物良种和农机购置补贴资金73.9亿元,兑付家电、摩托车下乡和家电以旧换新补贴29.3亿元,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促进扩大城乡居民消费。下达成品油价格改革中央财政补贴资金36.1亿元,对相关困难群体和公益性行业给予补贴。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积极推进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改革。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