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广东预算执行情况和2012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2012年03月30日14:38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广东省 财政收入 财政支出 农业 教育 文化 体育 医疗 社会保障 财政管理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11年全省政府性基金共有21项,主要包括文化事业建设费收入、地方教育附加收入、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收入、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收入、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彩票公益金收入、车辆通行费等。

据财政快报反映,2011年全省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2310.71亿元,同比增长9.22%;全省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2248.54亿元,同比增长13%。

2011年省级政府性基金共有14项,主要包括:地方教育附加收入、彩票公益金收入、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收入、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收入、大中型水库库区基金收入等。

2011年省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118.26亿元,支出完成118.26亿元,为年初预算的121.04%。

(三)2011年十件民生实事落实情况。

按照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部署,全省各级政府集中力量,落实好省政府在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上关于为人民群众办好十件实事的承诺,取得了良好成效。2011年各级财政积极落实十件民生实事工作,全省财政共投入1195亿元,顺利完成全年任务。其中,省级财政已拨付340亿元,基本完成全年任务,主要体现在:一是及时向全省困难群众发放临时性价格补贴,共投入5.16亿元。二是不断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投入1.8亿元实现25万贫困户、110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14亿元用于农村贫困户危房等房屋改造。三是千方百计促进就业,投入4.1亿元促进新增就业,5.75亿元培训本省农村劳动力。四是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投入55.99亿元用于城乡免费义务教育经费补助,13.07亿元用于解决代课教师问题和教师工资福利待遇问题,11.07亿元用于完善教育资助政策体系,8.69亿元用于落实欠发达地区教师的义务教育绩效工资“两相当”政策。五是不断完善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投入65.26亿元用于新农合、城镇医保提高财政补助标准,落实人数超过5200万人;投入2.45亿元用于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造工作。六是扎实做好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工作,投入全省新农保、低保和城镇医保扩面,以及孤儿救助、残疾人康复等补助资金24.08亿元。七是加快城乡防灾减灾和环境工程建设,投入加固达标江海堤围资金18亿元,重大威胁地质灾害隐患点搬迁与治理资金0.4亿元,水利工程建设、中小河流治理等补助资金29.24亿元。八是加强城乡文化设施建设,共投入1.64亿元支持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综合文化站、社区文化室、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九是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投入2亿元解决现有登记在册符合廉租房保障条件家庭住房问题,1亿元用于省属煤矿棚户区改造。十是积极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投入4.8亿元用于解决300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的工程建设;投入11.42亿元建设5000公里左右社会主义新农村公路,基本实现镇级有站、村级有亭和符合通客车条件的行政村通达率100%的目标。

(四)财政管理与改革情况。

2011年,我省财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核心,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面深化改革创新,积极推进科学、阳光、民主理财,抓收入、促转变、惠民生、推改革,有力地促进了我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1.创新工作理念,加快财政工作转型。在理财模式、工作理念、投入机制和财政管理等四个方面树立加快转型的理念,在理财模式上加快将工作重心转向重视和尊重人的全面发展,在工作理念上加快构建以民本、法治、创新、科学、竞争、绩效为主要内容的新型财政分配文化,在投入机制上将竞争、激励、政府购买等方式引入财政分配领域,在财政管理上扎实推进绩效财政、阳光财政建设。

2.深化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促进区域均衡发展。一是认真落实新的省以下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科学合理地核定市县财政体制改革基数,并及时下达2011年体制返还资金,保证市县财政预算执行的时效性和均衡性。省级通过调整财政体制集中的财力大部分用于支持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促进区域均衡协调,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二是扎实推进县以下政权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在明确市县保障主体责任的基础上,建立保障与激励相结合的奖补机制,有效帮助市县消化基本财力保障缺口,提高保障水平。省财政多渠道筹集财力,2011年安排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42亿元。据统计,经省、市、县共同努力,预计2011年可消化财力缺口约80亿元,平均每县人均支出水平提高2.07万元。三是探索研究生态保护补偿办法。在生态激励型财政机制“上不封顶”和基本财力保障机制“下予托底”的基础上,研究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给予适当补偿的资金补助办法,逐步构建符合广东实际情况、在全国范围内具有示范效应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四是稳步推进省直管县财政改革试点。从2011年1月1日起,实现了财政收支划分、转移支付、资金往来、预决算、年终结算等五个方面直接到四个省直管县财政改革试点县(市)和顺德区;有效提升财政资金运转效率,强化对县级的指导监督,确保政策信息准确快捷下达,在降低行政成本的同时,提高了财政管理效率和水平。针对可能出现的市级支持力度弱化等问题,进一步明确了省对试点县(市)的补助责任和补助形式,切实帮助缓解县级财政困难。五是支持深汕(尾)特别合作区建设。积极探索建立全省各市共建产业园区利益分配机制,在基本框架方案的基础上,研究拟订了《深汕(尾)特别合作区财政资金缴拨办法》。六是推进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快推进《珠江三角洲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规划(2009-2020年)》实施,制定印发2011年一体化规划实施工作要点,推进珠三角城际轨道、公路建设,加快年票互通、公共交通一卡通、高速公路电子联网收费和电信同城化。

3.积极推进财政管理改革,提高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率先开展并深化推进了20项改革:一是认真落实新的分税制财政体制,省级财政因调整体制而增加的收入,除大部分通过基数返还各市、县外,净增收部分主要用于加大对欠发达地区转移支付力度。二是建立生态激励型财政机制,研究制订了生态补偿机制实施方案,提高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保护成效。三是扎实推进县以下政权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全年共安排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约42亿元。四是稳步推进省直管县财政改革试点,实现了财政收支划分、转移支付、资金往来、预决算、年终结算等五个方面直接到试点县(市、区)。五是支持深汕(尾)特别合作区建设,探索建立全省各市共建产业园区利益分配机制。六是研究制订为民办事问民意指导意见,在重大民生政策制定和民生项目实施中引入民意征询机制,提高人民群众对民生事务的参与度。七是探索引入第三方评价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完善财政支出绩效社会评价体系,提高财政资金绩效评价的科学性和公信力。八是成立财政专家咨询委员会,建立财政决策专家咨询机制,提高财政决策的科学性和透明度。九是继续深化财政资金竞争性分配改革,全省共有89项财政专项资金实施了竞争性分配改革,涉及财政资金约170亿元。十是运用财政激励政策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省财政累计投入4.8亿元,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将困难镇(乡)补助标准提高至平均每个镇(乡)65万元左右。十一是支持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改革,研究制定政府购买社会服务试点项目目录、规程和标准,扶持以公益性服务组织为主的社会组织发展。十二是加快培育以民本、法治、创新、科学、竞争、绩效为主要内容的新型财政分配文化。十三是完善预算编制基础工作,进一步细化预算编制,开展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试编工作。十四是加强预算管理,制定实施省直公用经费继续压缩2%和国有资本经营收益新增10%用于民生两项政策。十五是按照财政部的统一部署,开展财政会计核算从收付实现制向权责发生制改革试点,做好试编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工作。十六是研究制定加快预算支出进度的措施,通过提高资金安排计划性、规范超收收入使用、提前下达转移支付资金等方式加快预算支出进度。十七是进一步完善财政性资金存放管理办法,强化财政性资金存放管理,并引入竞争性选择存放银行。十八是积极推进财务核算信息集中监管、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等改革,全面铺开省级财务预算执行动态监控和公务卡结算改革。十九是积极稳妥推进预决算及“三公”经费公开,省直2010年“三公”经费支出决算已于11月24日公开。二十是做好我省自行发债试点工作,11月18日顺利完成69亿政府债券招标工作,投标倍数超过6倍。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