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北京一家知名大型跨国企业的招聘会上,一位女自考生凭借流利的英语和高雅的气质,尤其是综合实践能力,获得了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她说,自己没有名牌大学的包装,只能靠努力,凡是有用的都去学,凡是有机会她都去实践,这样,她获得了扎实的知识基础和丰富的社会经验……
“不拘一格降人才”。在新形势下,文化人才建设的目标已经确立:造就一大批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创新型人才,一大批熟悉文化工作、懂经营善管理,熟悉艺术、又有现代科学素养的复合型人才,一大批精通外语、熟悉国外文化市场规则、善于开拓国际文化市场的外向型人才,一大批掌握现代科技知识、具有研发能力、能够占据文化科技制高点的科技型人才,需要构建一支门类齐全、结构合理、梯次分明、素质优良的文化工作者队伍。
“四型”人才建设理念具有强烈的现代意识
李道新(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研究员):人才资源是文化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只有不断拓展人才培养的新途径,才能积极适应国际国内形势的需要,推动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
长期以来,广大文化工作者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出了突出贡献。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中,要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同时,要适应形势发展要求,造就一支新型的文化人才队伍。
文化行业集密集型的人才、技术、知识与资本于一体,并具有鲜明的跨学科、跨专业、跨时空和跨文化特征,还将在未来的个人行为、社会生活和国家构建以至全球发展和人类事务中扮演着中心角色。1995年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报告,提出文化是人类生存整体繁荣和发展的最终目标和归宿。可以说,文化的跨界特质及其重要性,对文化人才的高质量和规模化提出了根本的要求。党中央重申文化人才发展战略,是对这一要求的积极回应与主动 “出击”。
周星(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四型”文化人才建设理念的提出,具有强烈的现代意识。当前,文化人才的地位,已经不能局限于对物质创造行业的协助的、点缀性的作用,而必须将其确立在创造文明构成的标志性地位上。
文化人才需要的气度是“一大批”,就意味着社会文化从自然构成的被动性推进到了建设主导的主动性地位上。这是国家文化意识的凸显,也是社会发展进入高端认识的必然。
李道新:目前我国文化人才的培养,仍旧处在各自为政、缺乏整合的初步尝试阶段,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文化人才的涵育,成为制约文化发展和繁荣的瓶颈。面对文化发展的内在需求及其紧迫状况,亟须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从培养目标和运作方式的关键层面,提出和解决文化人才培养的根本问题。
努力造就大批的“四型”文化人才,正是在全面分析和深入总结近年来我国文化发展趋势和人才培养得失的基础上提出的、具有导向性的重要的政策方针。将培养目标的高质量和运作方式的规模化联系在一起,不仅有助于推动我国高层次文化人才的评价机制和队伍建设,而且有助于各地方各部门各领域优秀文化人才的脱颖而出。
学位、奖项不能成为唯一衡量标准
周星:建设“四型”人才,关键要有创新能力和全面的知识结构。这需要国家在政策上给予强有力的支持,要创造良好的人才培育的社会氛围,更期待文化工作者自身主动来适应需要。总之,各个环节要“动”起来,而且要动得全面、要有力量。
制定可供实施的政策条文,设定必要的扶持文化人才的规则,对于文化人才的成长与培育至关重要。有好的文化政策引导,文化能从无形走向有形,其魅力也将不断呈现。
创新型人才是最根本的,也是努力造就复合型人才、外向型人才和科技型人才的归宿所在。创新需要宽松的文化土壤,剔除陈规陋习有时会比较艰难,但又是必须要做的事。比如,当前艺术人才的评价标准上还留有“一刀切”的毛病,整齐划一就是好的,最高的指标就是博士学位。但获得文化的高学位并不等于就具备了高端的创造意识。用一般的学术标准来衡量文化人才成为了传统,但可能限制了文化工作者的创新爆发力。
对于文化工作者而言,要坚持自身的艺术文化创造性思维,而不总是想着要去评奖,看到什么艺术样式流行就去趋同,这些都是消泯艺术个性的行为,要加以警惕。所以,有必要加强自我学习和自身培育。时代需要的“四型”人才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文化人才了,建立在现代视野基础上的文化人才, 应该是掌握现代社会文化素养且具有贯通文化要求的独具特色的人才。素养不是简单的学历,而是文化心理、才情才智和创造意识的集合体。
不仅言教而且身教
郝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主任、教授):如何盘活大学的教学队伍,对于培养新型人才而言至关重要。就我们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而言,共有声乐、台词、形体、表演和音乐剧等五个教研室。以前大家在业务上交流不是很多,也不系统,都是在自己的领域里给学生传授知识。但我们培养学生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让他们能尽快走上舞台或者走到镜头前,给全国观众奉献优秀的作品。这样的各自为营、互不过问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利于学生全面、综合素质的提高。
所以,我们就举办了青年教师培训班。五个教研室的年轻教师都从教师变成了学员,最大的42岁,最小的24岁,不管是教授还是助教,都参与其中,共有26人,我也是一份子。每周三和周五的下午,学生上公共课,我们系的年轻老师就到培训班里当学生。我们邀请学院的资深教授张仁里老先生等前辈来给我们上课,希望在中央戏剧学院传统教学上有个传承。我们也请一线的演员、导演来跟我们交流,了解最新的动态。邀请国外知名戏剧家、导演、演员来讲座已经纳入了计划,即将成行。
学习了也要呈现,也要接受包括自己学生在内的观众的检验,这是一个挑战。今年年初,我们青年教师培训班向广大师生进行了汇报演出。我们期待通过老师的实践创作,来带动科研,最终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培养出高端的文化艺术人才。
当然,举办这个培训班并不是让基础课老师也去教授表演课,而是让他们有机会了解表演创作的规律,以便使基础课程更好地为表演创作服务,在今后的戏剧教育改革中以及各自的一线教学上发挥重要的作用。
我觉得这是储备人才、激励年轻人的有益举措。让他们在理论和实践双“充电”的前提下,主动地去发现问题,然后设法解决问题,让他们了解国内外最新的文化动向,具备国际视野,把握科技对文化艺术创作的最新影响,总是处在一个不断接触新事物的状态。青年教师素质的提高势必影响到教学,而且这个培训班本身对学生而言也是一种言传身教。
周星:从今年开始,我所在的北京师范大学等全国多所高校,要承担中央和国家机关司局级干部自主选学课程。这是汇集优质资源培育人才的举措。菜单选学和精英学者讲授模板,使得培训成为跨学科专题养育的新模式。我建议将“四型”人才列入高级干部培训的内容,这样就可以提升他们的文化观念认知,让他们适应文化发展的需要,主动来实施文化人才的培育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