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图片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数据库/周刊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沿海多地出现用工荒 珠三角部分生产线告停 企业加薪一成抢人 -业主购买公房须自交电梯费 首套房贷七折利率名存实亡 节后收紧 -三亚天价房降八成 拟推酒店预订实名制 "两会"或成涨跌分水岭? -黄光裕涉单位行贿罪 国美或被罚 王小军组织妇女卖淫获利5900万 -将跟踪审计财政资金 违规资产新增有价证券 六看点 条例 解读 -银监会:个贷须面谈面签 禁突击放贷 未抬高门槛 贷款新规 答问 -中国禁止境外企业个人直销进口饲料 乌克兰禁从中国等进口禽类 -财政性教育经费有望占GDP的4% 12部委将联手整治电视购物广告 -中国就奥巴马会见达赖提严正交涉 达赖对旧西藏描述颠倒黑白 -王小军今日受审被控8罪名 李泽楷或涉误导证监会 最高可判2年
首页>>市场
春节赚钱行业大盘点 “坐地收钱”交通业排第一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2010 年 02 月 22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春节是消费的高峰期,据统计,春节期间有五大行业赚得最多。其中,交通运输系统毫无悬念地排名第一。

“坐地收钱”交通业

记者从铁道部春运办了解到,自1月30日春运开始以来,截至2月20日,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数突破1亿大关,达到1.03亿人次,日均发送旅客470万人次,同比增长4.2%。而2月20日,全国铁路共发送旅客628万人次,同比增加66.8万人次,增长11.9%。

记者简单算了笔账,以每人次为铁路留下150元的“买路钱”计算,这就是个天文数字,给铁路部门带来十分可观的收入。不仅铁路,公路、民航、水运的客运量也达到最高峰,春节的的确确是交通运输业增加营收的“佳节”。

“指间生钱”电信业

以手机载体为代表的电信业是“春节经济”的创收新秀。手机短信拜年和电话拜年现在已成为公众春节拜年的最主要方式,眼下中国手机用户已突破3亿。中国移动公布的数据显示,仅大年三十(2月13日)晚的全国短信业务量就达6.84亿条,较2009年除夕增长27.4%。

有专家预计,今年春节黄金周,手机短信将同比攀升10%以上,达到约200亿条。如以每条短信0.1元计,三大电信运营商将坐收20亿元。此外,随着第三代移动通信(3G)技术的推广,彩信、视频等多媒体将成为三大电信运营商新的利润来源。

“迎送烧钱”礼品业

春节期间,礼品消费旺盛。以烟酒、保健品为代表的礼品行业正在接管“春节经济”的钱袋,而各式干果、海鲜、糕点、茶叶等年货礼盒也成为实惠首选。一项调查显示,有超过一半的人春节期间将购买各种礼品,其中11.1%的受访者选择贵重礼品。以每个城市家庭平均支出100元,农村家庭支出50元保守估计,其总额不会低于100亿元。

来自商务部的最新监测结果称,今年春节黄金周(2月13日至19日),全国实现消费品零售额3400亿元,比去年春节黄金周增长了17.2%。

“口中挖钱”餐饮业

以年夜饭为代表的餐饮业也是“春节经济”传统的挣钱大户。今年春节适逢情人节,餐饮消费更不可少。上海各知名饭店的席位在春节前一周就已被预订一空。而据北京商业信息咨询中心监测的31家餐饮企业369家门店,餐饮营业额增速达到23.84%,为近3年来最高增幅。

据了解,今年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市场年夜饭的价位普遍比往年要高,千元一桌已是寻常标准,而所谓的“吉祥宴”、“至尊豪华团圆宴”也不鲜见。

“行走送钱”旅游业

旅游业从“春节经济”蛋糕中分得的切块越来越大。有调查显示,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有近30%的人在春节期间出游。市场规模之大可见一斑。

2月20日,全国假日办发布的《2010年春节黄金周旅游统计报告》显示,今年春节黄金周期间,全国共接待游客1.25亿人次,比上年春节黄金周增长14.8%;实现旅游收入646.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6.9%。其中,民航客运收入46亿元,铁路客运收入28.3亿元。北京等39个重点旅游城市实现旅游收入265.1亿元,其他地区实现旅游收入306.8亿元。 (潘洁)

来源: 国际金融报

相关文章:
"恐归族"众生相:加班赚钱外出旅游 不归也快乐
广电总局拟发行电影股票 称让导演为普通人赚钱
李荣融:国企独占资源才能赚钱的说法不完全公平
新股中签≠赚钱 "破发"成创业板公司难逃宿命?
妮可.基德曼穷疯怒炒经纪人 跟随朱莉欲炒作赚钱
好莱坞最赚钱夫妇榜单:Jay-Z和碧昂斯居首(图)
中国电影业快照:赚钱的总是少数人
图片新闻:
中国十省区遭大范围持续干旱 森林火险等级陡增(图)
沿海地区出现严重缺工现象 珠三角缺工超200万(图)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