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2.5亿农民工在明年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将产生更多的代表。与此同时,党政领导干部的比例将下降。这是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来,人大第一次明确要求降低官员的比例。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李建国表示,将于明年选出的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基层代表特别是一线工人、农民和专业技术人员代表的比例要“有所上升”,农民工代表人数要“有较大幅度增加”,党政领导干部代表的比例要“有所降低”。
这是选举法2010年修改后首次举行人民代表选举,最大的特点是,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一人一票。大约每67万人分配1名代表。
李建国说,此举是为了优化代表结构,保证全国人大代表的广泛性,“更好地体现人人平等”。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山东大学校长徐显明对中国青年报记者形容:“这是民主权利和政治权利上的一个重大的进步。人大代表选举中‘4个农民相当于一个城里人’的历史到此结束了。”
1953年,我国制定第一部选举法时,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13.26%,为体现工人阶级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领导地位,选举法对农村和城市选举每名代表所需的人口数作了不同的规定,各省每80万人选1位代表,而直辖市和人口在50万以上的省辖市,每10万人选1人。
到了1995年,选举法几经修改,比例大致调整为4∶1。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选举时,城市每24万人选代表1人,农村每96万人选代表1人,仍是4∶1。
而新的社会阶层的形成日益引起各方注意。在2008年以前,农民工从未出现在最高权力机关,2008年,3位农民工当选为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农民工有了“最直接的政治代言人。”那时,工人和农民代表比例已经连续几届下降。
4年以后,我国农民工已经增加到2.53亿,超过一半的中国人生活在城市。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这是中国社会结构的一个历史性变化。”
代表结构的调整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的。全国人大一位官员公开表示,目前人大代表中领导干部比例太高,有人称“人代会”变成“干部会”,代表性受到影响。
全国人大代表、宁波市政协副主席范谊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当下适当增加基层代表,调整结构,这是对的。但并不意味着基层代表越多越好。他认为,很多基层代表的参政能力需要提高,更重要的是,执政者要真正善于倾听、鼓励民主的声音。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朱稳芳建议,要出台具体的措施,确保基层代表的名额。
从8∶1到1∶1,曾任山东省济南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的全国人大代表徐华东说,这意味着“户籍对于公民参与国家事务的篱笆去掉了”。“一人一票”适应了当前的发展需求,也适应了人民治理国家、参与政治的愿望——这种愿望变得越来越强烈。”
这位在农村和工厂工作过、也当过副市长的官员说,农民的表达有时非常简短和具体,譬如当中央政府的种粮补贴提高2分钱,就会有农民找到人大代表,要求向上反映“柴油涨了几分,化肥涨了几分”。“只要千百万人把每个人的意愿都表达出来,这就足够了。”徐华东说。
今年35岁的朱雪芹当年从江苏农村来到中国最大城市上海打工。她是最早的3位农民工代表之一。她形容,自己当初扛着被子拎着蛇皮袋进城,而现在的农村年轻人都是拖着拉杆行李箱,人们应该学会用“新的眼光”去审视这个群体。
直播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