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关于文化“走出去”的建议
言恭达
当前,文化“走出去”已提升为国家战略,其形式和内容在日益丰富,文化“走出去”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也在不断增强。但严格地说,文化“走出去”的效能还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目前各地的文化主要是“送出去”,距离“走出去”,“走进去”还有一定距离。
一、问题
1.竞争力差,只能“送出去”。在文化体制改革过程中,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文化“走出去”的政策扶持体系。许多文化部门和文化企业感到“走出去”前期推广费用高、综合运作成本大。由于投入的财力有限,现在“走出去”的文化产品好多为低端产品,如民乐类、传统杂技和简单服务,较少考虑国外受众的欣赏习惯和审美情趣,仅坚持“要让外国人看到我们”,而没有在琢磨外国人想看什么,喜欢看什么,能看懂什么。“送出去”产品和服务的内容缺乏创新,现代科技含量较低,翻译水平低,故欣赏性较差,市场竞争力较弱,影响力不大。目前各地在国外开展的很多文化活动虽然从表面上看轰轰烈烈,但其实完全是“送出去”的,由政府唱主角、政府来买单,甚至有的连观众都是政府请当地华人团体组织的,很难谈得上有多少影响。更没有纳入市场经济和全球化语境的大背景下来考量,缺乏一定的产业运作观念和意识,更谈不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
2.各自为政,缺乏统一规划。部分文化单位和企业仍习惯于等、靠、要,“走出去”的方法不多。同时,各地组织对外文化交流推介活动的单位和部门比较多,仅省级层面就有外办、外宣办、文化、广电、出版等多部门,地级市也分别组织各自的对外文化活动。没有统一的布局,相互之间缺少沟通和合作,甚至还存在一定程度的恶性竞争,导致难以形成走出去的拳头产品,基本上处于散兵作战状态。
3.专业人才较为缺乏,成为“走出去”瓶颈。从文化产品来看,缺乏外向型编辑出版人才、了解国际市场的营销人才和真正了解国外的高层次翻译人才;从经营层面看,缺乏真正意义上的以专营中国文化为主的国际经纪机构和经纪人,而懂文化、会经营、懂外语、擅策展、熟悉国际文化市场运作规律的复合型人才,更是十分匮乏。部分文化企业出国演出由于缺乏独立运作能力,只能委托海外的经纪公司安排,在报酬分成上只得小头。很多外向型出版物在外语翻译表达上存在严重问题,不仅外国人看不懂,装帧也不符合外国的审美习惯。我国传统文化的翻译由于翻译者的理解和外语水平,翻译出来的意义大相径庭。如一个昆曲词牌,就有江苏版、浙江版、北昆版…..直到演员在台上唱了,观众才发现原来都是一个折子。而好的翻译作品,如《东史郎日记》是请在日本生活了20年的美国人用两年时间才译好的。苏州昆剧院青春版《牡丹亭》之所以能以完全商业演出的形式,远赴欧洲参加中、英政府共同举办的“时代中国”的演出和世界十大艺术节之一的“希腊国际艺术节”的演出,并以票价45英镑创中国所有赴英演出团体之最,剧场上座率高达到85%,那是因为由白先勇翻译并资助的,但这样的人才极少。
二、建议
(一)制定目标规划,保障就有方向。
文化“走出去”要真正作为一个重大文化工程来做,纳入“十二五”规划中,并建立起相关的考核、评价和责任制度。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以文化“走出去”,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二)完善管理体制,保障走得顺畅。
全国至各省拟建立统一协调的文化“走出去”管理机构,以充分调动各文化单位和企业的积极性,协调不同部门的合作。可由宣传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参与,统一扎口管理。并出台文化“走出去”方面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更好地指导文化“走出去”工作。
(三)打品牌建平台,保障形成特色。
实施文化品牌战略,形成有特色、有品位、成系列、规模化、富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以特色的民族理念、优质的产品、先进的服务唱响中国价值。同时,在经营层面,应成立区域性的、具有较高国际影响力的营销机构,着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外向型“走出去”文化企业,鼓励他们通过独资、合资、控股、参股等多种形式在境外兴办实体、设立分支机构,充分利用国外的营销渠道,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文化产品贸易交易平台。
(四)培养专业人才,保障赢得依靠。
围绕文化“走出去”,完善人才引进、培养和激励机制,大力引进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和深厚文化素养的复合型、外向型人才。加强对国际文化市场的研究,充分考虑外国受众的欣赏习惯和审美情趣,努力打造适销对路的文化精品。建议文化主管机构整合翻译人才资源,成立权威的对外文化翻译机构,由国外学者与国内学者合作,负责代表国家的外宣产品翻译和产品设计,让外国人看得懂,喜欢看。
(五)落实扶持政策,保障愈加宽广。
在服务环境上,应尽可能多地为“走出去”文化单位或企业提供国际贸易技术层面和法律方面的指导,加强贸易风险提示和预警,降低贸易风险。在贴息、补助、奖励和减免税收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对“走出去”的文化企业和文艺院团分类指导,并按照不同类别、不同标准进行补贴,在加大国家投入的同时,引导鼓励更多的民间资本、社会资本投入。
(六)办好“孔子学院”,保障焕发活力。
从2004年开始,我国在借鉴英、法等国推广本民族语言经验的基础上,寻找在海外设立的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非盈利的公益机构——“孔子学院”,至今全球启动孔子学院已有一定规模,中央也投入了相当资金。“孔子学院”不仅要多建更要建好,建出文化“走出去”的真正的实效,建出中华民族的自豪感。要抓住前年联合国所定包括中文在内的世界六种官方语言的契机,运用好“孔子学院”这一国际化平台,做好“中文语言日”这篇文章。以扩大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亲和力,树立中华民族形象与国家精神,以确立建设文化大国的国家总体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