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配套:“56531”计划
为了推进武汉综改区的建设,湖北省专门出台了一个被命名为“56531”的综合配套措施——编制5个专项规划、6个配套政策、制订5项一体化重点工作方案、3年行动计划以及1个重大项目清单。此次177个项目清单的出炉,正是这一配套措施逐步完善的过程。
根据2008年9月国务院批复的武汉综改总体方案要求,湖北省在试验区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组织编制了空间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综合交通规划、社会事业规划和生态环境规划5个专项规划,作为试验区建设的配套实施方案,目前5个专项规划已通过湖北省有关部门的审议,并印发城市圈组成城市。
为保证总体方案的实施,湖北省提出了投资、财税、土地、环保、金融、人才支撑6个方面相关配套支持政策,上述人士告诉记者:“目前湖北省的原则是,‘成熟一个,出台一个,分步推出’。”
同时,湖北省正在研究制订5项重点工作方案,作为全国获批的第一个城市圈(群)试验区,圈内包括9座城市,怎样让这些城市真正一体化成为一个首要问题。针对此,湖北省研究提出了产业转移,社会事业资源共享,城际铁路,农业产业化,商业集团连锁经营在内的五个“实现一体化”的重点工作方案,参与方案筹划的人士告诉记者:“目前五项重点工作方案正在加紧修改完善,待审定通过后即付诸实施,力争在近期见到成效。”
此外,湖北省还画出了未来3年的综改筹划——编制出“综改三年(2008-2010)行动计划”,围绕总体方案中的九大体制创新方面,湖北省分解成为20个改革专项和38项改革任务。而这些改革任务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近期可以启动实施的,比如“循环经济试点”、“水环境保护改革试点”、“人才一体化建设”、“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改革”,部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等,而另一类,尚需进一步与国家有关部门进行密切沟通,以求在财税金融、土地管理、保税区建设等方面取得进一步的支持力度。
针对武汉城市圈崛起的一揽子综改计划,从湖北走出的经济学家、现任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司长范恒山专门对武汉城市圈综改提出了五个方面的建议:在城市圈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提高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水平;健全价格约束机制,探索建立科学的资源与生态补偿机制,着力打破地区封锁,市场分工,率先实现区域一体化发展;着力消除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率先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着力推进自主创新,率先形成具有特色和竞争力的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做大做强高新技术产业及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特色农业。
搭建投融资平台
如此庞大的一揽子综改方案实施需要的是全方位的支持,其中以“资金筹集”和“政策细化”的谋划为核心要点。
1.3万亿元的巨型投资计划折射出的是武汉城市圈综改全面起步的决心,而各项建设的融资成为首先需要破解的题目。对此,湖北省亮出的第一剑是:采取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成立湖北联合投资公司。
湖北联合投资公司将由湖北省政府和武汉城市圈9个相关城市的政府、6家大型中央企业共同出资组建,注册资本金高达32亿元。其主要任务是投资建设城市圈内前瞻性、基础性和公益性项目。公司将由湖北省政府直接管理,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属于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国有控股企业。
肖金成分析说,建政府投资公司融资是一个比较好的办法,但是前提是要坚持市场化运作的方法,一方面,要依托这个融资平台,发行债券,实施银行借款;另外一方面因为政府的背景,也可以作为一个政府担保的平台。
除了搭建统一的投融资平台外,湖北省同时还在向国家申请设立循环经济产业投资基金,以建设“青山—阳逻—鄂州”大循环经济示范区。
此外,湖北省正在采取合作协议、备忘录或会议纪要的形式,逐步与各个部委建立“部省合作机制”,以便在落实综改方案的过程中,随时与相关部委进行密切沟通。截至目前,湖北省政府已与教育部、卫生部、铁道部、交通部等17家部委搭建起沟通平台,而预计在近期可签定的部门包括商务部、国土资源部、人民银行等16家。(21世纪经济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