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国有8亿农民饮水安全受到威胁,有3.2亿人用水不安全!这是昨天中国社科院召开的“2007年环境绿皮书”新闻发表会上透露的信息。
2006,中国经济发展继续高歌猛进,“激情燃烧”式的粗放增长,让“中国号”列车依旧甩着滚滚黑烟在世界的惊叹中呼啸疾驰。
然而,在烟尘弥漫污水流淌的大地上,一场酝酿已久的转变正在悄然发生,一种绿色的国家意志正在破土发芽。也因此,“环境绿皮书”将2006年称为中国环保的“新政元年”。
2006年,以电影《无极》为代表的影视拍摄给风景名胜带来的破坏,引发了媒体和影视制作企业的集中声讨。对此,《环境绿皮书》指出,“绿色影视”已成为2006年环境保护领域最热门的词汇。
2006成中国环保“新政元年”
2006年,中国环保是在松花江污染事件的阴影中慷慨上路的。新任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一上台就对他的部下们承诺:“在事业上,在工作上,我愿意做一把剑,为科学发展保驾护航。”
《环境绿皮书》认为,松花江事件给环保增添了一笔新的财富,即被周生贤概括为“忠于职守、造福人民,科学严谨、求实创新,不畏艰难、无私奉献,团结协作、众志成城”的中国环保精神。
去年的全国“两会”上,讨论通过的“十一五”规划提出,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这些指标都是约束性的硬指标,而GDP增长率反而成了比较“软”的预期性指标。环境保护指标放在与经济发展的同等重要位置,并且要求比GDP还要“硬”,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
“如果说硬指标是一个紧箍咒,那么‘历史性转变’不妨看作是一根金箍棒。”《环境绿皮书》指出,“历史性转变”要求我们着力改变环境保护工作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破坏的状况,形成主动、事前、预防、积极的工作局面。
全国有3.2亿人用水不安全
2007年环境绿皮书指出,2006年,我国已发生了多起饮用水安全受到威胁事件,最普遍最严重的是农村饮用水安全,8亿农民饮水安全受到威胁。全国有3.2亿人用水不安全。
该绿皮书还指出,据专家、学者对我国农村饮用水安全的调查,存在三大主要问题(见附表)。
据悉,我国目前共有60多万个行政村、250多万个自然村,居住生活着两亿多农户、近8亿人口。8亿农村人口不容忽视。2006年9月中旬在北京举办的世界水大会上,政府官员和专家的发言都把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提到了一个高度。建设部在大会召开之际,特意举办了“农村污水处理国际研讨会”,强调推进农村水污染防治,保障供水安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内容。
《无极》成中国环保反面教材
2006年,以电影《无极》为代表的影视拍摄给风景名胜带来的破坏,引发了媒体和影视制作企业联手发起“绿色影视”的倡导,最终由国家主管部门制定政策,对在著名风景名胜地进行影视拍摄进行严格规范。对此,《环境绿皮书》指出,“绿色影视”成为2006年环境保护领域最热门的词汇。
2006年,投资3亿元人民币的《无极》电影在不断刷新票房记录的同时,媒体对《无极》剧组破坏碧沽天池的报道也逐渐升温,甚至白热化。电视、电视、报纸、杂志、广播等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一起发力,《无极》剧组俨然成为2006年中国环保的一个反面教材。
《环境绿皮书》说,事实上,《无极》的做法只是中国影视业与环境保护冲突的冰山一角。在媒体和有良心的艺人共同的努力下,2006年成为影视拍摄破坏风景名胜的大曝光年。
“回顾中国的影视业,高投资似乎与高票房画上了等号。高票房又似乎与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和高原湖泊画上等号。”《环境绿皮书》说,商业大片对景区的光顾所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与有关方面对拍摄的一路绿灯分不开。许多景区更多地从景区旅游开发的角度,给影视拍摄给予欢迎、支持,以至失之于规范和约束。
对于发生在2006年的这一事件,《环境绿皮书》总结说,中国影视拍摄相对还是缺乏环境意识,票房诱惑和地方政府对GDP的追求,使自然保护区和生态景观成为牺牲品。
环境资金是落实目标的关键
昨日公布的2007年环境绿皮书还指出,国家“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确定的今后五年环境保护主要目标的实现,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环境资金成为落实“十一五”环境保护目标的关键所在。(记者刘勇储文静北京报道)
我国农村饮用水安全的主要问题
1、目前全国有3.2亿人用水不安全。不少地区的农民饮用高氟水、高砷水和苦咸水,北方部分地区水源性缺水和东部部分发达地区水质性缺水现象共存。
2、农村污水普遍缺乏有效治理。2005年,建设部组织对全国部分村庄的调查显示:96%的村庄没有排水沟渠和污水处理系统;89%的村庄将垃圾堆放在房前屋后、坑边路旁,甚至水源地、泄洪道、村内外池塘,无人负责垃圾收集与处理。
3、农村供排水设施建设与运营缺乏稳定可靠的资金来源。小城镇通常以财政、土地收入、配套费等资金来源为支撑,而在村庄,则以国家部分专项补助资金和农村集体经济以及农民自筹资金为主,缺乏可靠的资金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