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贫困生买手机者不能享受国家高额奖学金”。东华大学2005年《学生手册》上赫然标明的这一条款,看似合情合理,却引来了诸多的质疑和不解———难道贫困生就一定要被贴上“标签”吗?
谁为贫困生带上“贫困帽”
东华大学二年级学生小红(化名)怎么也想不通,在手机已成为普及性消费品的今天,便宜的不过几百块钱,却要背负“奢侈”的名声,还使自己失去了获得助学贷款的机会,这让她很失望。
从小在农村长大的小红,父母靠种田为生,一年5000元的学费让这个农村家庭不堪重负,为减轻家庭经济负担,每周定期家教成了她解决学费和生活费的主要经济补充。“当时,为方便联系家教,我咬牙买了手机,没想到这竟成了我申请助学贷款的障碍。”小红说。
我国一些高校贫困生,由于学习、生活所需购买了手机、MP3甚至电脑,有的竟被校方以“奢侈”之由,拒绝这样的学生再次申请助学贷款项目。
这样的情景也不陌生:偌大的高校校园内,一群参与勤工俭学的贫困生统一带上红色的袖章,在校园内奔走。学校的本意可能是为了让贫困生的工作纳入学校有序管理的渠道,然而学校却往往忽略了这一点:袖章将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划分得泾渭分明,给贫困生带来了难言的尴尬。
无独有偶,寒冷的冬日里,政府、企业和学校纷纷给高校贫困生们送被子,被子上却鲜明地标着“爱心棉”字样,红红的三个字,并未给贫困生带来暖意,有的学生甚至宁愿挨冻,也不愿意将被子拿出来盖。原因很简单:被子上的这三个字,是贫困的象征。
一位有类似经历的高校贫困生告诉记者,有时候,周边蔑视的神情比经济上的贫困更可怕。
贫困生,敏感源于脆弱
性格内向,自卑心理较重,不善于表达,“不合群”———这是大多数人对贫困生的粗略印象。贫困生表面上显得自强,甚至很自负,但事实上内心脆弱敏感甚或自卑。
一份首都高校贫困大学生状况调查资料表明,有60%的贫困生因贫困而感到羞愧难当;22.5%的贫困生感到很自卑,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处境,并不可抑制地抗拒师生善意的同情;42.2%的贫困生不愿在因特网或其他媒体上公开求助,不愿意积极主动地与人交往,生活相当封闭;40%的贫困生参与社会活动的热情受到打击;近20%的贫困生由于贫困而对社会持极端的观点,影响了心理健康。
还有就是经济上的不适应,一到大城市,贫困生会发现原来的10块钱不等于城市的10块钱,家里给的10块钱是父母辛苦种地用一张张角票、一个个硬币积攒起来的,让人感觉分量很重,而在大城市,所谓的10块钱不过是“的士”的起步费而已……
经济处于弱势的贫困生,常常要面对两难的抉择:是为申请资助委曲求全,还是为了面子而放弃急需的经济支持?
贫困真假难辨 学校顾此失彼
据权威部门调查显示,我国目前全日制高校学生约1350万人,贫困学生270多万人,约占总人数的20%。特别困难学生的比例在5%~10%。高校贫困生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家长揪心、学校担心、学生忧心的带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
那么,贫困生被“歧视”的事情为何屡屡发生呢?
面对声声质疑,高校连连喊“冤”。按教育部要求,高校有义务为家庭经济困难、品学兼优的学生提供无偿资助。而哪种学生属于无偿资助范畴就得由学校说了算。由于贫困生群体具有隐蔽特征,贫困生判定工作向来是一个难题。
“学校的帮困资金、尤其是国家高额资助有限,这无疑束缚了学校的手脚。以东华大学为例,学校共有1000多名特困生,而享受资助的仅有170个名额,为了将有限帮困资金有效利用,学校不得不‘擦亮眼睛’。”东华大学学工部主任王克斌说,“为保证帮困的公平性,东华大学试着在保留贫困证明的前提下,以辅导员观察、班委推荐、宿舍长检验等方式做补充来筛选贫困生”。
记者了解到,很多高校即便不明文指出,也暗自以“手机”等所谓的“奢侈品”为判定贫困生是否能申请资助的“潜规则”。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于海表示,“配有手机者不可享有资助”错不在高校,其根源在于高校资助资金“僧多粥少”,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加紧拓展资金来源,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上海某高校一辅导员指出,学校对贫困生的初衷绝对是好的,但一些细节上的疏忽可能给他们带来伤害。比如:学校有时为了将资助捐赠等“民心工程”搞得更轰轰烈烈、深入人心一些,只单方面考虑到学校方的感受,而忽略了被曝光于摄像机面前的学生的感受……“送温暖需要悄悄送,不能大张旗鼓,否则将起反作用”。
“强权关心”何时变为“人文关怀”
上海大学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顾骏教授指出,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帮困“送温暖”活动多是由职工所在企业操办;改革开放以后,送温暖活动常被赋予较强的道德含义与政治含义,比如有地方称此举为“民心工程”,但“民心工程”是需要做到“民心”中去的,否则就名不副实了。“当下,多数学校的帮困方式还大有改善余地,帮困工作应充满人文关怀。”
多年来潜心研究教育问题的熊丙奇教授表示:“贫困一般与家境有关,与学生本身无关。如果以剥夺贫困生正常消费需求为前提进行帮困,无异于变相歧视,贫困生应该得到一视同仁的对待,而不应打上低消费‘标签’,否则既不利于维护校园形象,也将使‘民心工程’失掉‘民心’。”
熊丙奇还说,高校帮困是一项“民心工程”,学校应从“强权关心”转变为“人文关怀”———以学生为本,鼓励学生购买与生活、学习密切相关的用具,而不能以所谓的“高消费”为由处处设限设卡。他说:“高校设置绿色通道、奖学金等方式助困,是社会的一大进步,但打造‘无形的绿色通道’,让贫困生摆脱‘贫困标签’生活,才能使帮困的效果真正得以体现。” (刘丹 肖春飞 叶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