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倾听,耳机最动听!”让人心动的耳机广告词,不少学生信以为真,MP3、MP4、手机插上耳机就“随身听”,很酷很帅的样子,实际上却潜藏着早聋10年的危险。记者近日在各大医院采访中发现,近期出现暴聋症明显增多,初步估计增长两成左右。
暴聋症增长两成
前几天,大学生小王来到江门中心医院耳鼻喉专科求诊。据小王说,她平时在学校经常听MP3,每天晚上睡觉前要戴上耳机听一阵子音乐,常常是mp3还在放着音乐,她却已经睡着了。寒假期间,听MP3时间更多了。寒假放了10多天时,她就发现自己的耳朵开始有鸣音,听东西时常不清楚,要别人重复很多遍。后来发展到全身的神经系统都出现异常症状,经常头晕头痛,难以忍受。甚至耳朵一碰就痛,严重影响到她的学习和生活。经过医生的音叉检查和纯音测试,发现她的听力已经比常人下降了40分贝。经过医生对其耳部神经的营养和抗水肿治疗,现在病情已经好转很多,大部分的症状都已消失,可以正常生活。
类似小王这种情况最近在江门市各大医院比较集中,从专业医学术语而言,这种症状称为“暴聋症”。据不完全统计,无论是自行来就诊或是家长陪同就诊,小王等同学患上“暴聋症”至少增长两成。
据了解,广东省第二中医院早在几年前已经开设了“暴聋症”门诊专科,对“暴聋症”研究比较深入,据不完全统计,春节后前来就诊市民比春节前翻了几倍。
学生:使用MP3频率高
一连数天,记者在蓬江胜利路一带观察。记者发现,寒假补课的毕业班学生放学回家,他们一边骑着自行车一边塞着耳机听音乐,还不时松开双手随着音乐节奏“起舞”,偶尔汽车鸣声提醒孩子们让路,他们却毫无反应,当汽车“呼”地擦身而过时,孩子们直拍胸口,“好险”!
大学三年级学生小陈告诉记者,他所在的大学学生使用MP3、MP4的频率很高。40人的班级只有几个同学没有MP3、MP4。看书、吃饭,睡觉都塞着耳机,这似乎已成为目前大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
记者在新会一家中学做抽样调查发现,一个班60人,至少有40人以上常常用MP3或者MP4听音乐。学生小黄认为:“100多元都能买一部2G的MP3了,感觉‘酷酷’的,到哪都可以听。”
家长: 对噪音性耳聋缺乏认识
对于孩子常使用MP3、MP4,家长们看法如何?在江门市政府机关上班的李小姐告诉记者,她的女儿上初二了,三年前她已给女儿买MP3。随着电子产品的不断换代,女儿用过的MP3、MP4已达六个。“孩子总是喜欢攀比,每天吵着要买,有时候一听就几个小时,虽然常告诫她不能长时间使用,但孩子很难听进去。”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不少家长自身不使用耳机,对其没有深入了解,从未想过长期使用耳机可致噪音性耳聋,误以为这是孩子们娱乐的一种方式,轻视其危害性,不以为然。
医生提醒 短暂失聪会演变成永久失聪
据江门人民医生耳鼻喉专科一陈姓医生向记者介绍,日前的一名做话务员的女子到医院就诊,由于平时长时间带着耳机,有时摘下耳机都会耳鸣,甚至短暂失聪,当时以为是一时没有适应过来,就没有重视。但随着工作负担的加重,她发现自己的耳朵时常出现耳鸣、听力模糊不说,还伴有失眠心烦,生理周期紊乱等症状。经医生诊断,发现她是因为长时间佩戴耳机,造成耳部供血严重不足,并造成耳部细胞水肿。如果不及时治疗,类似话务员等职业人员很容易患上“职业性失聪”,若仍处于嘈杂的环境中,该名女子就会逐渐由短暂失聪演变成永久的失聪。
耳朵毛细胞不可再生
五邑中医院耳鼻喉科主治医生黄洁明告诉记者:“耳机、播放器等是噪音性耳聋的杀手,长期不合理使用会损害听力,使听力在未达到老年就开始衰退。不恰当使用各种类型播放器,青少年早聋10年并不是危言耸听。”
黄主任告诉记者,人使用耳塞听声,声音能量直接到内耳(耳蜗),没有经过外耳、中耳的消解,时间一长就会损害到内耳柔弱的毛细胞。据他初步统计,门诊中内耳毛细胞、神经受损的感音神经性耳聋病人占到30%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内耳里的毛细胞是不可再生的,所以感音神经性耳聋基本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听小骨断裂可以重接,耳膜穿孔可以修补,但是人类耳朵的毛细胞是不能长出新的来,这是一种不可逆转的损害。”
护耳小贴士
1.音量勿超最高档60%
普通的MP3、收音机、CD,声音调到最高档时会超过130分贝,音量等同喷气式飞机起飞声音。而人类耳朵感觉舒适的音量不宜超过75分贝。播放音乐电器选择的音量档以不超过60%较为合适。
2.使用耳罩式耳机
长时间带耳塞式耳机,直接刺激耳部神经,造成耳部供血不足,而耳罩式的耳机通过从外部搜集声波,使用者无须提高MP3的音量与杂音抗衡,较能保护听觉,会相应缓解耳部压力、供血不足,但也不可长时间听。
3.听歌、进“的厅”、唱卡拉OK时,每45分钟要休息一下。
90分贝 不可超过8小时
93分贝 不可超过4小时
96分贝 不可超过2小时
99分贝 不可超过1小时
102分贝 不可超过半小时
105分贝 不可超过15分钟
108分贝 不可超过7.5分钟 (刘妍 黄晓红 陈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