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图片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数据库/周刊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奥巴马回应温家宝 外媒称09年“两会”新鲜 -城镇居民当期收入感受指数呈下降趋势 三条央企指数将正式发布 -国务院已批建设用地逾10万公顷 需求压力仍大 楼市成交量回暖 -G20财长和央行行长联合公报 "金砖四国"呼吁设IMF改革时间表 -北京至太原高铁缩至3小时 山西煤焦领域清缴违规资金80多亿元 -上海户籍人口连续16年负增长 北京专业硕士扩招近7000名应届生 -“和平─09”军演中国海军六个第一 中越边界勘界零伤亡零纠纷 -国民休闲纲要有望五一前出台 北京遭沙尘袭击 空气污染指数99 -法外交部重申反对“西藏独立” 拉萨平静度过“314”事件一周年 -大陆居民赴台游突破10万人 第一个邮轮赴台游启动 首发团1600人
首页>>疾病控制
专家:三分之一癌症长在心上 很多患者死于恐惧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9 年 03 月 15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出镜人物:何裕民

●身份: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真话节选:

·医学和健康是最容易产生巫术,也是巫术最容易泛滥的领域。

·我国很多肿瘤患者不是死于肿瘤,而是死于对肿瘤的高度恐惧,以及恐惧本身带来的盲目应对。

认识何裕民教授是十年前。他突出的文采和犀利的观点,在相对寂静的中医界显得十分打眼。

再见到他时是之前的那次“取消中医”的争论,何裕民是作为《医学与哲学》的编委,想通过一篇文章的发表引起中医界人士自身的反省乃至奋进……我那时才知道,当初因为写了《走出巫术丛林的中医》一书而受到中医界业内非议的何裕民,对中医其实感情笃深……

何裕民上周来北京,是为了给国家图书馆做一次公益讲座,此时,他的肿瘤专家身份已经蜚声国内各地。作为一个文化气息很浓的学者,却走到临床一线,怪也不怪。怪的是他居然舍得那支才华横溢的笔,不怪的是,他酝酿几十年,极具中国哲学意味的医学理念早就需要“落地”了,无论是令西医一筹莫展的癌症,还是被癌症吓破了胆的病人……

1信心有危机无药可救

记:您的书名叫《癌症只是慢性病》,对所有癌症病人都是个安慰。这是出自您的善意还是确有医学证据?

何:癌症有三个“三分之一”:三分之一癌症是可以治愈的;三分之一癌症是可以预防的;三分之一癌症经过合理治疗可以延长寿命。美国的数据表明,生癌后的五年生存率可以达到70%~75%,像乳腺癌甚至能达到90%以上。我在这本书上有过一个计算,美国人生了癌以后平均可以活11年。一般的慢性病像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确诊以后平均可以活11年,或许还到不了。根据这些情况,世界卫生组织2006年得出明确的结论:“癌症是一种慢性病”。这个观点不是我提出的,而是公认的、官方的观点。只不过我强调了一下,加了“只是”两个字。

所谓癌症只是慢性病,基于两点:一、它发生、发展的过程很缓慢,有一个长期渐进而累积的过程,一般需要5到20年;二、即使发生了,很多情况下可以长期“休眠”,或基本康复,这就是“癌症只是慢性病”的医学科学根据。当然,我写这本书还有一个动机,就是给病人和病人家属一个明确而正确的提示:我国很多肿瘤患者不是死于肿瘤,而是死于对肿瘤的高度恐惧以及恐惧本身带来的盲目应对。就像当下的金融危机一样,经济是有困难、有点问题的,但更重要的是信念与信心。如果信心有严重危机了,走出经济危机就非常困难了,这很恰当地比喻了我们现在对癌症的治疗情况。

2对付癌症手段不能太极端

记:李嘉诚曾经在国内办了癌症病人的“宁养园”,初衷是让没有药物治疗的病人安乐地、顺其自然地走完最后一程,这是世界的惯例。但国内的“宁养园”好像没达到这个目的,人们仍旧争先恐后地找偏方,甚至乱吃药。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何:最大的误区就是对癌症的本质认识不清。癌症是这30-50年来发病率增加起来的,以前危害生命的是炎症,人们用抗生素成功地杀死了致病微生物。那套模式就想当然地移植到了对癌症的治疗中,结果效果不好!杀癌细胞最早用的是化学战的毒药,现在化疗药有改进,但也差不多,七死三生;且病人非常痛苦,这又反过来加剧了恐惧。所以,我觉得国内最大的误区,就是对癌症的本质认识的不清,认为它是种非常凶险的、必死无疑的、非常痛苦的,只能想尽各种办法,甚至极端手段去对付它。

我书上有一个病人,单纯的肠癌,他是个企业家,很有钱,为了第一时间彻底治好它,八个月时间用掉了200多万。各种偏方、药方都试,早上起来睁开眼,妻子就帮他拿药,结果药吃出了肝肾损伤,八个月时间就走了。如果合理治疗,活上个10年应该是没问题的。

记:您在书中讲到,很多癌症患者有偏执狂或精神分裂症的,结果癌症不治而愈。我觉得人类的癌症好像不是长在身上,而是长在心上。等人失去正常意识了,“自我”也消失了,“心”也没了,癌症也就没地方生长了。您同意我的说法吗?

何:90年代末,我组织中华心身医学分会专家编写《心身医学》时就明确强调:“癌症是心身相关性疾病”,癌症发生、康复过程中,心理因素、精神因素占了很重要的位置。其实,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国外研究就表明:有偏执倾向、个性非常执著的,这类患者常康复得很好,精神分裂症的患者也康复得很好。从这个角度讲“癌症不是长在身上,是长在心上”是有一定道理的。

临床上,我们发现两个极端,农村老大爷、老大妈,不太了解情况,能给予合理的治疗,就能活得很好,有10年、20年的生存期;那些特别执著的,特别理性的,从容应对的,追求某种事业的,或者有点偏执倾向的也活得很好。

3误导健康后果很严重

记:您这次来北京是为了给国家图书馆做讲座,现在社会上搞医学讲座的人很多,但很多人并不是医生背景,没有执业医师资格,但却很受公众欢迎。您觉得在这个方面,医学界欠缺什么?社会监督欠缺什么?

何:我们医学界有个很大的问题,一方面大家都认为治病搞科研才是正宗的医学,可大家忽略了医学的科学普及。第二,即使进行科学普及我们也是教条式的灌输:你应该怎么样治疗。而忘了人不光有生理、躯体还有精神心理和认识态度,有着多种需求。包括精神认识层面的东西,在这方面我们的专家很少有结合疾病谈精神。而社会上那些非专业人士,注意到了人们的这种需求,所以病人容易接受他们。

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说过:“医学和健康是最容易产生巫术,也是巫术最容易泛滥的领域”,打着“特效”旗号的巫术就容易泛滥,政府主管出版的部门和医学专业学会应该加强监督。某些书出来以后,应进行评判,特别是畅销书,究竟合理性在哪?是否只是商家的无良炒作。这个不是一般的误导问题,这是误导了珍贵的健康与生命,故应该像股市误导要受的惩罚一样,健康误导也一样要受到严重惩罚。

记:当年的“取消中医”之说引起争论,您是重要的经历人,现在回想起那件事情,有什么想说的?

何:我要感谢这次争论,让人们重新回过头来看看我们的中医。中医发展到今天有她的坎坷、有她的历史积淀,也是她的机会,因为不得不承认现代生物学发展得很快,在目前这个氛围中,中医生存比较艰辛。但这次中西医之争,重新唤起了人们对中医的认识,包括中医学界内本身的麻木不仁或盲目乐观,我相信通过这次争论,中医在10到15年一定会拿出过硬材料证明它的价值。而且,中医不仅仅是种医疗体系,更是个文化理念体系。奥运会向世界传递了中国“和谐”的信念,而和谐就充分体现在中医当中,中医的信念及操作体系是非常有价值的。

4“和谐”与“调整”中医胜一筹

记:在癌症治疗方面乃至在其他疾病的治疗上,您觉得中医的价值是药物还是理念?

何:中医提出了很好的理念。像肿瘤治疗,短时间内杀灭癌细胞中医不如西医显效,但长期疗效和综合疗效,中医又远远优于单纯西医,因为它追求的是人的生存质量提高和长期的稳定,就像我们说的“和谐”。从理念角度来看,西方医学强调的“征服”和“替代”,像炎症就是用抗生素“征服”致病菌,肝、肾功能丧失用脏器移植来“替代”一样;而中医讲究的则是“和谐”与“调整”。西医是种理想模式——把病杀灭得“干干净净”,但太理想化了,绝大多数时间做不到,只能“让人明明白白的死”。而中医认为有可能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却让人糊里糊涂的活。我认为理念和中医药都有贡献,而且这些贡献在现代科学情况下与西方认识可以有所互补,很多情况下还可独立发挥优势,但是必须在合理的理念指导下。(来源:北京晨报 佟彤)

来源: 中新网

相关文章:
中国年新发肠癌40万例 专家称早期筛查势在必行
江苏盐城水污染毒源调查:当地癌症患者增多
英研究:女性每日饮酒 罹癌风险大幅增加
中国肥胖儿童15年增28倍 43%癌症可在儿童期预防
中国每年约3万妇女死于宫颈癌 官方推广诊治技术
中国乳腺癌发病率10年增37% 男性患病更凶险
研究发现:反复接受CT扫描增加患癌症几率
北京市投入1.6亿元 女性两癌免费筛查明年推广
图片新闻:
中国最大渔政船巡航南海 今抵西沙群岛
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3月13日胜利闭幕[实时报道]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