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近三成私营企业主想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自我评价属中等阶层 -财产性收入增速或将连续三年跑赢工资 前三季工资增幅跑赢CPI -奥运门票第二阶段预售30日9时启动(附购票电话) 网上订票流程 -"嫦娥一号"第三次变轨成功 未来十天4看点 30日开启紫外敏感器 -全国多个省份不同程度出现柴油荒 -中国立法将节约资源确定为基本国策 -央行将适当加大调控力度 维持币值稳定 人民币汇率突破7.48关口 -185万张奥运门票30日预售 每人最多可订50张 开幕式方案获通过 -嫦娥卫星29日18时左右第三次变轨 开始对地球和月球成像 专题 -建筑相关能耗已占全社会46% 今年已关停1000万千瓦小火电机组
灯光柔和、说话文明 北京出台心理咨询服务规范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10 月 30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灯光柔和,说话文明,谈话内容不能外泄。最新一期市政府公报收录了《北京市心理咨询服务行为规范》。《规范》由市卫生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人事局共同制定。

心理咨询室须灯光柔和

心理咨询可不是随便一间屋子就能进行的,根据《规范》要求,心理咨询室布局要能够满足心理咨询服务私密性的需要,有至少1间候诊室、两间可分隔的咨询室和1间测查室;室内温暖,灯光柔和等。同时咨询机构还须具备必要的心理测查设施、心理测量工具和电脑等硬件设备。

《规范》要求,心理咨询服务机构必须具备两人以上专职心理咨询人员,其中至少一人具有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以上资格,或相关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

心理咨询师不得有非礼言行

心理咨询师与受助者的关系也有了明确规定。除咨询关系外,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不能产生和建立任何其他关系,并要求尽量避免与熟人、亲人、同事建立双重关系,更不能利用求助者对咨询人员的信任谋取私利,尤其不得有非礼言行。

心理咨询师要对记录保密

对受助者隐私保护的问题,《规范》明确要求,心理咨询工作中的有关信息,包括个案记录、测验资料、信件、录音、录像和其他资料,均属专业信息,要严格保密;心理咨询服务的记录要有专人保管。同时,心理咨询人员受卫生、司法部门或公安机关询问时,不得作虚伪的陈述或报告。

心理咨询师不得诊断精神病

术业有专攻,心理咨询师不能越权当起精神病医师。《规范》规定了7条心理咨询服务从业人员应当遵守的执业规则,包括不得从事精神疾病的诊断、治疗;不得出具与执业范围无关或者与执业范围不相符的心理学证明;不得以不正当方法招揽业务;以及需要按照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接受职业培训等。晨报记者 王娜

马上就访

业内人士:“心理咨询消费将更专业”

北京博爱心理咨询中心主任专家孙欲晓博士认为,“这将促成心理咨询服务以更加专业的姿态走近市民,让有需要的人享受到更专业的消费。”

据孙欲晓博士介绍,咨询师对《规范》中的很多规定,其实早在进行心理咨询执业资格认证考试时,就都明确了解。比如,“心理咨询服务必须不受感情左右,所以应避免给亲戚朋友做咨询服务,因为太熟悉就很容易无法做出正确指导;如自己正遭遇情感问题,就不该给有情感问题的受助者作咨询服务;坚决不接受受助者请吃饭;心理咨询不能超出‘焦虑、困惑、情绪失控’等心理问题范畴等。”

但是孙欲晓博士表示,目前全国近10万人通过了国家心理咨询执业资格认证,但是从事心理咨询执业工作的仅有几千人。而且,由于国内心理咨询业起步较晚,一般心理咨询从业人员更多的是充当“倾听者”角色,而不能做到在“倾听”的同时,从专业的心理学知识方面进行“解惑”。

来源: 北京晨报

相关文章:
精神疾病在中国疾病总负担的排名中位居第一
消除对心理咨询的误解:看心理医生≠精神病
强迫症是完美主义者的“精神感冒” 年轻白领要小心
五类“心病”困扰大学生 学习情感压力成为诱因
专家:连续失眠超3天需接受心理咨询 咨询不仅是倾诉
10月10日“精神卫生日” 警惕心理亚健康状态
学校渐成抑郁症"新高发区" 压力大引发精神异常
中国城市医院近两成门诊患者有抑郁、焦虑障碍
精神卫生日:京启动知名精神心理专家进社区活动
长春校园心理剧增色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
图片新闻:
中国将在2015年迎来石油产量顶峰 年产量达1.9亿吨
嫦娥一号火箭残骸坠落在预定范围 落于村民房屋中梁 无人受伤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2008年公务员考试资讯大全/ 考研资讯大全
· 中国“嫦娥一号”探月
· 中国减灾救灾行动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2007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
· 2007中国禁毒报告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