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项“精神卫生护士培训课程”正式启动。在中国精神科学界和中华护理学会的支持下,通过对中国精神卫生领域的医护人员进行精神卫生护理和病患“个案管理”知识培训,以建立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长期随访机制。
据悉,今年这项对医护人员的培训项目将推广至52个城市;明年,对医护人员和患者及其家属的培训将推广至122个城市;争取到2009年,该项目覆盖的城市将增加至145个。
目前,精神疾病在我国疾病总负担的排名中已超过心脑血管、呼吸系统及恶性肿瘤,位居第一。最近卫生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的重度精神病病人总数高达1600万,受到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困扰的17岁以下儿童和青少年约3000万人,其中只有20%到医院就医,另外80%流散在社会中,得不到有效治疗。而精神分裂症患者人数最多,达到600万人次,这相当于每60户居民中就有一例。这个数字还正在以每年10万名的速度增加。
据介绍,对精神病患者实施“个案管理”,是精神卫生社区干预理念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由于精神病患者的治疗场所常在医院、社区医院和家庭等不同地方变化,因此往往会被疏漏,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在“个案管理”模式中,指定某位专业医护人员,以患者为中心,提供协调服务的治疗理念能确保患者获得稳定持续的治疗和照顾。
基于精神卫生社区干预理念,这次培训一方面将使经过培训的护士能为患者提供精神卫生相关教育和指导讲座;另一方面,尝试建立“护士——患者”的直接联系和随访跟踪服务,让护士全面及时地了解患者的疾病进展信息,提供持续性的治疗护理,在实际操作中起到“个案管理者”作用。
作为当前国际上治疗精神疾病的最新趋势之一,精神卫生社区干预倡导以社区为基本,动员家庭和社会力量,开展有针对性的社区护理,对精神病患者进行社会、心理和生理康复。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周东丰教授表示:“多年来,精神分裂症一直被认为是一个终身的慢性疾病。患者的不依从和部分依从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的主要因素。通过这次培训,尝试精神分裂症防治的新模式,进一步改善患者的依从性,降低复发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