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9月19日,据国家体育总局、国家教育部联合公布的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报告显示:中国国民体质总体水平比2000年略有提高,儿童青少年体质得到改善,但仍存在肥胖率增加、体质水平差距明显、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等趋势。(中新社发 刘君凤 摄)
上海市体育局12月15日发布的上海市2005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显示,上海市国民体质综合指数列全国首位。
根据国家体育总局公布的《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公报》结果,在首次使用的“国民体质综合指数”量化指标榜上,上海市国民体质综合指数为106.24,高于100.75的全国平均水平,列全国首位。
2005年上海市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是上海继2000年后展开的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与2000年监测结果相比较,上海市民身体素质明显增强,其中幼儿绝大部分身体素质指标均保持或超过2000年水平;体育锻炼人数有所增加,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2000年总体上升3.3个百分点;而与全国总体水平比较,上海市儿童少年从3岁幼儿开始,身高、体重等身体形态指标大于全国平均水平。
在上海人体质水平提高的同时,本次体质监测也反映出“喜中有忧”的状态。如在上海市民各年龄层超重、肥胖率均上升态势明显;与2000年监测结果比较,学生耐力素质明显下降,大学生肺活量总体也呈下降趋势;龋齿患病率有所上升,视力不良检出率居高不下等。
报告指出,市民肥胖率上升与生活“静态特征明显”有关。监测显示,有43.8%的上海成年人的每天坐姿活动在3—6小时之间,37%的人超过6小时;41%的成年人每天步行时间不到30分钟;而在成年人各类闲暇活动中,以坐姿活动为特征的“视听娱乐”居第一,占总时间的70%。(记者:曹玲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