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发展要闻  -2020年中国核电装机容量达4000万千瓦 民资外资可参股核电建设 -欧盟REACH法规明实施 影响我3万多企业 中国建重点实验室应对 -央行严控外商投资内地房市 把好信贷关 中国房地产还能热多久 -社会对职业教育比较歧视 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合法就业权利 -中国扩大儿童免疫范围 增25亿购疫苗 卫生事业十一五规划纲要 -A股均价与历史高点相差1成 内地资金充裕惟未走出去形A股泡沫 -民营油企欲打包卖外资 三分格局或变两强相争 商务部促油企整改 -中国存在粮价上涨引发通货膨胀风险 商务部三措施稳定肉蛋价格 -国务院决定今年试点向国企提取分红 -07中国大学满意度排行榜出炉:清华第3北大第10 高考人数破千万
中国医改:如何借鉴国外医疗卫生体制成争论焦点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6 年 11 月 09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据《瞭望》新闻周刊报道,10月23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三十五次集体学习,安排的内容是国外医疗卫生体制和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胡锦涛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说,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是实现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体现,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担任此次政治局集体学习讲解之一的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李玲表示,力主医疗资源由政府主导配置才更为有效。针对一段时间以来比较突出的明晰医院产权、卖医院的问题,李玲直言作为配置资源的工具,市场只能解决效率的问题,而不能解决公平的问题。她认为,医疗市场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市场失灵的部分,美国的医疗市场主要由私人主导,产权很明晰,但缺点就是太贵,即便人均收入比较高的美国也难以承受,这是一个很大的教训。

“前段时间大家都在争论医疗改革方案是英国模式好,还是德国模式好。我觉得,无论是英国还是德国,他们都是做得比较好的,即便如此,我们也决不能照搬任何一种模式。” 哈尔滨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教授杜乐勋认为,“英国模式也好,德国模式也罢,其精髓都是在有效利用市场机制的条件下,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看不到这一点,仅仅去学他们的具体操作形式,都不过是学了人家的皮毛。”

杜乐勋认为,政府责任实际就是要在加大公共卫生投入的同时,把基本医疗和社会医疗救助这两块做扎实。“我们所说的基本医疗实际上是必需医疗,是国家根据成本有效性排序、由财政的承受能力决定的。做好了基本医疗,大多数老百姓看病的需求就基本有了保障,在此基础上,针对困难群众的具体问题,还需要把社会医疗救助真正落实。”

他指出,任何国家都只能做到有多少钱治多少病,技术进步、制度等可以改善卫生总费用在控制疾病和增进健康上的效率,但改变不了经济水平决定健康水平这个规律。“在英国和加拿大,做手术也要排队,排队的时间是很长的,有钱也不许走后门,有钱的人只能去美国自己花钱治病。”因此,中国的国情决定了我们只能保证基本医疗、必需医疗。

据媒体披露,卫生部有关人士看中的“英国模式”,是指政府负责筹集医疗费用和管理家庭通科医师,居民免费获得社区卫生服务和医院医疗服务,大部分医院是公立的,政府委托信托公司经营管理。医疗服务体系是典型的从上到下的垂直体系,实行家庭通科医师和医院专科医师双向转诊,互相间建立政府主导下的内部医疗市场。医疗经费80%以上来自政府税收,其余来自私人医疗保险。

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有关人士属意的“德国模式”,其实就是医疗经费不由财政支付,也不由卫生部门管理,而由社会保险部门负责实行全民医疗制度。即医疗保障和医疗服务体系分离,雇主和雇员向作为第三方的医疗保险机构缴费,保险机构与医疗机构(公立、私立都可以)签约以提供服务,不能参保者才由政府提供经费委托医疗机构(公立、私立都可以)提供医疗服务。

当前,社会上已有不少言论质疑这类模式之争背后的利益博弈。对承担医改牵头工作的国家主管部门而言,选择确实不易。(张冉燃)

来源: 中新社

相关文章:
医改突出城乡差异化 “中国模式”为过渡性选择
新一轮医改两大分歧未解 是否先立法成为焦点
医改未来将实行政府市场共建改革
中国医改15年前瞻:将呈现政府与市场共建格局
相关专题:
图片新闻:
2007世界竞争力评比:中国大陆首度超过台湾地区
中石油称冀东南堡油田可开采100年 开发成本近60亿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金融改革之路 六大焦点
· 2008北京奥运商机
· 07中央财政资金流向 三农重中之重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年)
· 中国企业家看社会责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