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护理工作会议上传出消息,一些医院为了减少人力成本,增加经济效益,以低月薪聘用合同护士,正规编制的护士队伍逐渐被临时聘用的护士所代替。另一些医院连临时护士都不用,让病人花钱请护工,由此产生的“黑护工”问题社会反响强烈。
据卫生部对全国400多家医院进行的调查,三级综合医院病房护士与床位比平均为0.33∶1,最低的为0.26∶1。有的医院,白班护士平均每人要负责15名~20名病人,公休、节假日和夜班,护士平均每人要负责40名~45名病人。由于护士少,95%医院病人的生活护理工作由病人家属或者病人家属聘用的护工来完成。
卫生部副部长马晓伟在会议上指出,临床护士队伍建设令人担忧,两个原因造成了目前一线护士严重不足的局面。一是对护理工作的认识、重视和支持不够。一些医院“重医疗,轻护理”,认为护士只要跟着医生跑就行了,将医院发展的天平偏向能给医院带来经济效益的大型检查设备和医师上。一些医院临床编制护士数量不够,医院又为减少人力成本,实施“减员增效”就先减少护士,认为护士是服务性人员,聘护士是“赔钱不挣钱”。
护士不会像医师那样“开单”为医院带来效益,也不会像专家那样为医院吸引病人,更不会像大型设备那样为医院创造可观的收入,只花钱,不挣钱,因此,医院没有必要每年多花几万元聘一名护士。一般会采取以每月五六百元的工资聘用合同护士,长此以往,正规编制的护士队伍逐渐被临时聘用的护士所代替,形成了医院内一支同工不同酬的特殊队伍,护士基本的劳动权益没有得到保障,导致了护士队伍的不稳定。在一些医院里,病房护士少,病人需要的护理工作不到位,医院就让病人花钱聘护工,出现了“护工围着病人转”的情况,一些“黑护工”不仅扰乱了病房的工作秩序,也使病人安全存在隐患。
马晓伟解释的另一个护士不足的原因是管理体制和激励机制方面存在问题。护士虽多但却不在临床一线工作,医院里有什么事就喊护士,护士成了秘书。另外一些医院过分重视科研,护理工作者忙于写论文、评职称而忽视了本职工作。
在现行体制下,护士隶属于科室,条块分割,流动性差,忙闲不均,工效不挂钩,护士的工作量、劳动强度、技术和风险程度与其收入、晋升等收益不成正比,干多干少一个样,甚至工作量大、辛苦的科室收入不高,工作量少、清闲的岗位收入不低,劳动价值与报酬不匹配,分配机制不合理。一些大医院上午人满为患,下午就相对清闲,而且分科配置护士使得疑难重症监护难以调配。一些护士的收入随负责医师的收入,没有充分调动起护士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这也使护士除了打针、发药,很少主动接近病人、观察病人病情变化、为病人提供帮助。(朱玉、吴振兴)
中新网 2005年8月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