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
“暴利”何来
不管银行愿不愿意承认暴利,现在看来已无多大意义。关键是,为什么银行利润70%以上来源于利差?高利润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高息差”是先天优势
相关数据显示,利息净收入长期以来都是银行高额利润的大头。2011年一年定期存款利率是3.5%,而1年~3年的贷款利率却高达6.65%。这样的政策,确保了银行业3%的利息差,可谓“坐等收钱”。
在现行的利率体制下,银行有了天然庇护,垄断日渐形成。万得资讯的数据显示,2011年前三季度,四大国有银行利息净收入占总营收的75.7%,其他股份制银行利息净收入占总营收比例则超过90%。在利息收入方面,四大行的同比增幅均在30%以下;而其他股份制银行利息收入增长则相对突出,除兴业银行增幅27.6%以外,其余银行增幅均在30%以上,其中华夏、南京、民生三家银行的增幅超过40%。
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吴晓灵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我们如果想打破信贷市场上的垄断局面,就需要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
郭田勇也表示:“既然无法简单给出合理利差的标准,就应完全把利率放开,自动定价,充分竞争才合理。”
也有分析直接指出,存贷款利差能喂肥银行有其先天优势,主要是因为这个利差是由国家规定的,国家给银行较高的利差,银行就能保证赚更多的钱。
中间业务“被动增长”
除去稳赚的“高息差”,还有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通俗的解释就是名目繁多的收费项目和佣金收入,这部分普遍高于“息差”增长的速度,占银行营业收入比重逐步提高,日益成为银行利润重要增长极。
万得资讯的数据显示,2011年前三季度16家上市银行的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达到3204亿元,同比增长44.5%,增速明显超过利息净收入。
据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银行业的服务项目共计1076项,其中226项免费,占比21%;收费项目850项,占比79%。在银行业服务项目中,个人业务服务项目共276项,其中个人有偿服务项目共196项。
据武汉大学法学教授孟勤国披露的《银行卡收费不当问题调查研究》报告指出,2003年10月1日出台的《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暂行办法》明确银行收费项目仅300多种,而现在《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列出的收费项目已多达3000种,7年时间增长近10倍。
“中间业务的高速增长并不能真实反映出银行在推动中间业务的发展上做出多少实质性的努力,之所以会出现目前这种情况,根本原因还是由于监管层对信贷规模的控制。”罗盛坦言,近两年,由于监管层对信贷规模的严控态度一直未有变化,为了能够达到“收益持续增长”的目标,银行只能被迫调转方向,重点发展中间业务,希望这一部分收益能够持续支撑银行业绩的“靓丽表现”。
“这样被动增长的中间业务是一种不切实际的短期行为,它非但不能改变中国银行业盈利模式单一的现状,还会给银行一种错觉:缺钱就可以在各种收费项目上做文章。”罗盛称,如果不能够正确认识中间业务服务为本的内涵,靠吃息差的银行盈利模式很难终结。
实际上,在西方发达国家,中间业务能够成为与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并驾齐驱的银行三大业务之一。但在国内银行业,这三大业务并未真正理清主次,尤其是对发展中间业务的态度尚不明确。
“你说它是市场化经营,可以给个人提供很多实惠的中间服务,但很多银行都是国有控股,觉得普通百姓不是他们的主要客户。当出现问题时,银行表面要看监管层的眼色,但自身还是以垄断企业自居。”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师告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