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中新社北京8月16日电 西方部分政要及学者近期频抛“人民币汇率低估论”、“储蓄国责任论”等,要求中国承担“大国责任”。中国官方媒体《人民日报》近期刊载系列访谈,强硬驳斥上述言论称“人民币根本未被低估”,并揭示美国对人民币施压的三大用心。
该报曾刊载对外经贸大学中美经贸研究中心主任何伟文的访谈说,美国认定人民币汇率“低估”,完全违反事实和专业知识。何指出,16年来,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最多,16年间只有人民币累计上升56.38%,美元原地踏步,其他主要货币均下跌。
何伟文提出,稳定汇率才是中国的“大国责任”。他直指,“中国外汇政策立法”的鼓吹者、美国参议员舒默对汇率并不“在行”,却偏偏屡次发难,是“别有缘由”。何伟文指其抛出“低估论”之用心有三:
其一,美国民主党中期选举压力巨大,奥巴马政府只能将失业问题转嫁给人民币汇率,既开脱责任,又捞取选票。
其二,推卸全球金融危机的责任。何指出,西方的奇谈怪论是:金融危机美国和中国各负一半责任,理由是人民币汇率低估,顺差太大,并促成美国流动性过剩。若中国不接受,那就是没有承担大国责任,今后有危机就怪中国。
其三,遏制中国。只要重温美国压日元升值的后果,就不难发现其压人民币升值的用心。但单方面压迫一个主权国家做出牺牲的历史已一去不返,中国绝不会因此牺牲自己的发展。
何伟文认为,全球大国的共同责任是联手保持美元、欧元、人民币等主要货币汇率基本稳定,防止金融投机再起。中国还要力保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为全球提供市场和信心,这才是中国的大国责任。
《人民日报》又连续刊载中国央行研究局局长张健华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的言论,直陈“储蓄国责任论”是本末倒置,中国的债权国地位被明显夸大。
张健华指出,1997年以后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国家储蓄率和外汇储备的上升与对掠夺性投机的被动防范有关。
巴曙松则认为,成熟的债权国地位必须满足两个条件:其一是经济的持续增长和持续的贸易顺差,其二是在国际货币体系格局中保有对称的影响力。中国的债权国地位形成,是其经济增长的自然结果,但人民币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影响力却十分微弱,故中国的债权国地位是不成熟和不对称的,西方“债权国责任论”所描述的中国债权国地位是被明显夸大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