询价“价高者得”机构群体“跳跃抢食”
与保荐人、承销商对新股高定价诉求相契合的是,众多询价机构为分享新股筹码也在哄抬价格。
据了解,目前询价的本质是“价高者得”。在询价之后定价发行情况下,所有有效申购都应该是在该价格之上的,配售时对所有有效申购按比例配售;可能有一部分申购的价格在最终确定的发行价格之下,该价格以下申购属于无效申购,则失去网下配售的资格。对此,知名财经评论人士曹中铭指出:“现行的新股发行制度本质上是一种变相的竞价发行,询价机构为了获取配售资格,不得不报高价,甚至于乱报价的情形亦有发生。”
有关专家指出,造成机构网下询价乱报高价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为了保住网下配售的资格(报价过低则无法购入新股),询价机构不得不报出相对高价;其二,询价机构与保荐机构之间相互捧场,人情报价,这也导致了发行价格的走高。同时,询价机构无须为自己的高报价承担责任,最后的申购价格区间是统一的,在询价申报中的高报价者,无须用高价购买股份,使得一些机构敢于报出高价。
前不久,有“史上最贵新股”之称的海普瑞发行,询价机构的最高报价竟然达到250元,其平均报价也达到175元左右。包括基金、券商、保险等在内的机构投资者纷纷给出高报价。结果,211家机构91倍的超额认购,使得海普瑞发行价定在了148元。海普瑞也因此拿到了50多亿元超募资金,几乎是拟募集资金总额的6倍。而事实情况是,被机构投资者一致看好的海普瑞,到头来并没有被市场“看好”,目前股价已经徘徊在140元之下。
不久前,证监会主席助理朱从玖在一次会议上直指部分询价机构以盈利为目的致报价偏高。“从经济的内在规律来讲,也可能是一部分询价机构不能到位尽责,不花力气研究公司的真正价值,不发挥专业能力,而是简单以股份盈利为目的,存在抬高报价水平的倾向。”朱从玖希望询价机构在发行定价这个环节也不能唯利是图,要担负起对定价、对市场、对小投资者正面引导的重任。
“因为欲分食新股的一杯羹,询价机构不惜竞相报高价以求获取配售资格,而一旦新股产生破发,这些由询价机构询出的高价,则往往成为其产生亏损的‘陷阱’。配售的限售股还未解禁即破发,询价机构不负责任的报价行为,其实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曹中铭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