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数据库/周刊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人大常委会审议社保法侵权责任法等8项草案 -财政部大规模筹资方案已呈国务院 4万亿方案明年三季度起作用 -国务院鼓励房企合理降价促销商品房 确定保障性住房时间表/全文 -国务院向人大报告应对金融危机情况 百名专家详解应对金融危机 -中国将投5万亿再建4万公里铁路 儿童火车半价票身高线升至1.5米 -153亿股本周解禁 海通等超10亿 机构抛逾39亿中石油中石化股票 -少林寺将办医院 推养生功能饮品 广西上思出土巨棺惊现椁中棺 -人保部:困难企业09年可缓缴社保费 财政部制定19项企业内控指引 -中国赴索马里护航海军舰艇编队组成曝光 愿与有关国家合作护航 -明年起义务教育教师实行绩效工资 不低公务员 英语六级考试泄题
首页>>股市
2008财经代言人出炉:李荣融因维稳股市居榜首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8 年 12 月 22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助涨助跌代言人” 韩志国

设计台词:没有雄心壮志,就难以建设一个资本大国。

股市涨的时候说要大涨,大涨的时候说要暴涨;股市跌的时候说要大跌,大跌的时候说要暴跌。人们不会忘记,经济学家韩志国在2008年曾经表达过的乐观和悲观。

在去年8月,韩志国曾高呼“5000点的股市比1000点更健康”;面对10月股指从高位坠落,他深信“震荡调整不意味着牛市结束”。而去年底的“市场的调整已经足够充分,这轮牛市最寒冷的季节正在过去”,仍让人感受到韩志国内心对于牛市真切的热爱。

然而,这位“牛市鼓吹手”也会悄然改弦更张。今年3月,韩志国的思维出现了大跳跃:《五重压力将压垮中国股市》、《三大主因导致市场崩盘》等连篇累牍的长篇分析现身其博客。

9月12日,他说“不救市就会滑向万丈深渊”。在9月18日政府推出强有力救市措施后,他提出,“A股在经历了短期调整以后,就很可能会继续步入跌势,大规模破发、大规模破净、大规模破1元的走势就很可能到来”;10月29日,他又抛出了悲观的“千点论”,坚信大小非问题不解决,股市或将跌破千点,竟然与当年的许小年同出一辙。

韩志国反复说过,“中国需要一轮长期牛市”。这美好的愿望本无可厚非,对中国股市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更值得欢迎。但像他这样频频发表“助涨助跌”、推波助澜式的豪文,却难免陷入误导大众的嫌疑之中。

[上一页][1][3][4][下一页]

“楼市调控代言人”王石

设计台词:市场调整还没有到位。

去年底,面对楼市集体性亢奋,王石发表“房市拐点论”。尔后,遭遇众人的口诛笔伐。但今年以来,楼市成交萎缩,价格下降,确实成为常态。用王石的话说,“拐点论”已经兑现了。

但王石仍认为,“过去2年来,房地产价格泡沫高涨。现在的市场调整是应该的,我觉得调整还没有到位。”

在王石提出拐点论后,发生了两件有些微妙的事情:5月,因为汶川地震捐资引发的“十元门”事件让王石和万科的公众形象受到损伤;9月,有关万科召开“松山湖会议”的传言在网上广为散布,传言说万科提出要“敢于降价,勇于降价”等。这两件事以万科增加捐款和澄清传言告终。

但毫无疑问,王石作为房地产标杆企业的掌门人,呼吁房地产行业保持理性发展,与政府宏观调控政策不谋而合,其积极意义不可低估。换个角度说,王石拐点论挽救了部分同行。

“中小企业代言人”张茵

设计台词:为中小企业发展铺一片绿茵。

在今年3月的“两会”上,家喻户晓的胡润榜女富豪张茵再次成为焦点人物。质疑新的劳动合同法把这个玖龙纸业的当家人推到了“风口浪尖”。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的张茵向全国政协提案,建议取消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在她看来,新劳动合同法妨碍企业用人的灵活性,制约了企业发展。

“新法过于保护劳工利益,企业运作有困难”便是张茵对新劳动合同法有关条款的理解。她强调说,在保护基层劳工方面,企业更能接受调高工人最低工资的方式。但在新法下,企业连聘请临时工都要签合同,解雇员工有困难,成本支出亦相应提高,对企业影响很大。并且,这会间接造成低技术工人的失业。

新的劳动合同法无疑给中小企业增加了用人成本。下半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开始在我国中小企业显现,高成本低利润的经营环境让众多中小企业举步维艰。回头看,张茵敢为人先,为资方说话,并非完全没有道理。

“民族品牌维权代言人”宗庆后

设计台词:要对得起祖宗,对得起后代。

过往,民族企业遭遇外资“强娶”时忍气吞声者多,反抗者少。而与外资的合作,或黯然失色,或灰飞烟灭。中华牙膏如此,乐百氏更是如此。

然而,中国饮料业的大佬、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掀起的与合资方达能集团拉锯式反并购战,可谓吹起了民族企业对抗外资强行并购的号角。

2007年,达能欲以40亿元的低价并购总资产值56亿元的娃哈哈集团其他非合资企业51%股权,遭到了宗庆后的强烈反抗。在达能发起对娃哈哈和宗庆后的系列起诉后,宗庆后勇敢地站起来与他们对簿公堂,终让达能在中国境内的起诉节节败退。

虽然外界对宗庆后的行为有争议,但民族品牌“娃娃哈”的商标权还是保住了。

“达娃之争”尽显宗庆后的维权风范,而汇源果汁作价23亿美元“嫁入”豪门可口可乐,朱新礼可是心甘情愿。在他看来,“猪养肥了,就要卖个好价钱”。当然,“嫁得好”也是一种体面维权。

[上一页][1][2][4][下一页]

“外汇投资管家” 楼继伟

当中国股市节节高升欲至6000点时,楼继伟就任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首位董事长。

背负着2000亿美元外汇资金投资升值的历史使命,掌门人楼继伟注定成为焦点人物,承受巨大压力。

从最初对黑石的30亿美元投资,到50亿美元注资摩根士丹利,再到成为于次贷危机中亏损的美国货币市场基金Reserve Primary的最大股东,每笔投资都遭遇大幅缩水,中投公司和楼继伟也在非议不断中备感尴尬。

当初“长期看好黑石”的信心满满,如今也难以招架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机。楼继伟的投资信心也随之下降。在12月3日举行的克林顿全球倡议亚洲会议上,楼继伟一句“中国无法拯救世界,只能救自己。”则是很好的诠释。

出于对投资发达国家的政策的颇多不确定风险高于商业风险的担忧,中投公司的投资也趋于谨慎。楼继伟质疑发达国家“只救债权人,不救投资者”的救市做法。

在不救市不抄底的原则下,中投公司目前不会积极参与境外收购,不敢投资海外金融机构。楼继伟更是称中投不会大规模投资欧美,下一步中投在投资地区上会更加分散化。无疑,今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将吸引这位全球最大主权财富基金掌舵人的更多目光。

“银行走出去奔跑者”马蔚华

除了在创新的道路上不断摸索着前进,马蔚华率领下的招商银行也在国际化的道路上奔跑。

“在2008陆家嘴论坛”上,马蔚华就提出,银行资本充足率的提高、监管环境的变化推动中国金融机构走出去,而次贷危机和人民币升值为金融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很好的机遇。

无论并购还是开设分行,二者都是中国银行业走出去的选择,而招商银行也用行动证明了走出去的决心。

去年底,招商银行设立纽约分行获批,成为自1991年以来进入美国金融市场的首家中资银行,也成为中国银行业走出去的标志性事件。而今年收购永隆银行,更是国内银行在标的高达40亿美元以上直接进行控股权的第一次并购。

当然,建行、中行、工行等国内大行和海外同行或联姻或设分行,都表明中资银行在“走出去”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走下神坛的股神”林园

1989年至2007年,18年时间,林园成就了从8000元到20亿元“核裂变式”财富增长,成为草根阶层缔造股市神话的代表人物。

虽高举价值投资的大旗,“股神”林园似乎没能在此轮暴跌行情里续写“巴菲特”式的投资传奇。“大盘跌了这么多,我也跌了这么多,我估计跟指数同步,我已经不再看盘。”林园对资产缩水显得淡定自若。

没有投资经理的专业理论,但林园也摸索出了自己的道理,“牛市吹泡泡,熊市挤泡泡;泡泡迟早会被吹破,泡沫终究也会被挤干净,周而复始。但无论市场如何,认准自己确定能赚钱的股票,坚定地持有它就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上一世纪散户代言人”杨百万

有个人网站,时不时发表各种股评,开投资报告会,介绍自己投资心得。这就是真名杨怀定、号称“中国散户第一人”的杨百万今日的生活。

2008年的中国股市对于千千万万的散户是一场梦魇,而中国石油则更是无数股民心中永远的伤痛。诚如杨百万所言,“股市是没有围墙的社会财经大学”,“不经过几轮的牛熊转换,投资者是不会成熟的。2008年股市的无情历练,让付出了昂贵学费的中国股民们变得更理性,也更趋成熟了。”

杨百万称,作为证券市场的投资者,一定要把握好自己的心态,千万不能太贪心。

[上一页][1][2][3]

来源: 证券日报
   上一页   1   2  



相关文章:
李荣融透露央企今年缴税额有望破万亿 要求民营企业警惕"三乱"
李荣融:民营企业要警惕“三乱”避免犯国企曾经错误
李荣融在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上的讲话(全文)
国资委主任李荣融透露央企今年缴税有望破万亿
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央企应依法推进改革重组
李荣融:国企当前应大量走出去收购欧美优秀企业
李荣融冲刺央企重组 专家提出三条路径、三道坎
李荣融:央企老总人均年薪47.8万 审计署将加强境外中央国资审计
李荣融:支持央企增持或回购上市公司股份
图片新闻:
中国大部遭寒潮袭击 局部最高降17℃ 天津遭50年不遇暴雪
中国推出"准就业"机制拟解决百万大学生就业问题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