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QDII开始大量发行,一股新的热潮似乎正在形成,投资人最为关心的还是QDII的风险状况,但是目前来看,有关这方面的意识还是相当的淡薄,国内投资者两年来形成的过高的收益预期和QDII境外市场的获利能力之间的差距可能在QDII初期形成鲜明的反差。
--高收益预期本身就是风险。投资人对于QDII的收益是以国内基金公司两年来的收益来作为参照的。据数据统计,2007年前9个月,国内基金平均收益率达到133%,但这样的业绩不会是在全球任何地方可以达到的,甚至可以说是根本就难以达到的。根据晨星公司的数据,2007年上半年全球对冲基金的平均收益率只有7.77%,而同期的标准普尔500指数只有6%的涨幅。当然,这样的业绩有今年美国次债危机影响的因素,但是,即使是比照20年来美国共同基金的收益情况这样的数据也是偏高的。据统计,在过去的20年里,美国共同基金投资者的年平均收益率水平只有3.9%,而这20年中,美国市场至少有15年是在牛市中度过的。被美国晨星公司评为共同基金明星的马尔西科21世纪基金三年年化收益率也只有19.7%。这样的数据恐怕是目前国内的投资人难以理解、更是难以接受的,但是现实的情况是,我们的QDII产品要去闯荡的就是这样一些市场,从目前已经发行的银行系QDII收益率情况来看,预期收益率都是在10%左右。而据业内估计,基金QDII的收益水平难以大幅超越银行系。
这种国内和国际市场现实收益与投资人的预期收益相比的差距本身就是莫大的风险,尤其是目前QDII在营销时对媒体不断宣传海外市场的估值优势对投资人实际上可能会形成一种误导。如有的机构在宣传A、H价差时盲目进行比较,认为两者存在巨大的机会,但实际上,目前港股中资股的平均市盈率已经超过了28倍,这个数据已经相当于A股股市年初的动态市盈率。而要彻底填平两者之间的价差也非现实。况且,估值上的差距本身并不构成买入的理由,如果估值低就一定要上涨的话,那么,这些股票早就该上涨了。
在不现实的预期收益之下,投资人有可能会不顾资金成本去认购QDII产品,这将对投资人构成巨大的财务风险,尤其是内地经过几次加息并且仍然存在加息可能性的情况下,这种财务风险仍在扩大。一旦现实收益与财务成本不对称,可能会引发投资人的赎回,从而打乱基金经理的计划。
--被围猎的风险。主力资金在A股取得超额利润的一个窍门在于利用资金优势对个股进行围猎,其中包括坐庄,但不完全是坐庄。A股市场坐庄的习惯由来已久,这一点不用多说,过去二年里,基金持股取得超额利润的基本背景是构成中国牛市基础的那些条件,如人民币升值、经济快速增长带动企业利润攀升、证券市场制度性变革等等。但是,也应该看到,资金围猎行为使得个股股价上涨效应得到了集中体现,从而有利于基金的赢利。特别是各路基金心照不宣地集中炒作几只大盘股,互相实现利益输送,例如基金对中国船舶、中国人寿、工商银行的炒作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这些股票各家吸引了上百家基金一起围猎,使指数虚高,基金获利。但是在海外市场,QDII机构恐难以用这种形式来获得超额收益,其原因是:一、境外交易所有着更加严格的监管,主力机构必须严格遵守,坐庄行为容易引起注意。二、QDII分散在海外不同的市场中,彼此间难以像在A股中那样呼应,总体上力量单薄,所以很难合力对某一部分板块或个股进行集中围猎。QDII与境外市场的主力之间的沟通更是非常困难,因为在国内市场,这种沟通大多数情况下是通过某种默契实现的,在海外,他们很难与本土势力形成某种默契。
--政治风险将大于国内市场。国内机构在境外市场不仅难以进行围猎行动,相反还有可能遭到国际资本的暗算和围猎。这里我们要提醒的是,QDII一定不能忘却2004年的国储铜事件和中航油事件。这两起事件的共同点是两名交易员刘淇兵和陈久霖在国际上受到国际资本的集中围猎,损失惨重。时间拉近一点来看,中投公司投资黑石的案例也可能有一定的启示意义。表面上看,中投投资黑石的浮亏只是市场的正常的波动,但是从另外的视角来看,黑石股价见利好不涨和公司不断受到的政策打压至少证明了两点,一是黑石在市场上受到了资金的蓄意打压;二是美国政府并不情愿看到中投在美国市场轻松获利,因为这样会助长中国资金对于国际资产的收购意愿,从而推高资产价格。在中投公司2000亿美元资金正式出海、QDII规模启动之际,欧美政府实际上是非常警惕的,德国总理默克尔甚至公开表态,要阻止主权基金的收购行动。这是十分罕见的表态,很可能会对中投的直接收购行动构成影响,并且也不排除对QDII在二级市场上的买卖行为构成影响。由此可见,QDII在国际市场上不仅存在市场本身的风险,同时也存在着政治上的风险。(笔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