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2015年中国城镇人口将突破8亿 劳动力现拐点 不涨薪难觅劳动力 -证监会:尽快推出符合国情需要的创业板 满足创新型企业融资需求 -建设部:廉租房2010年覆盖低收入住房难家庭 解决1000万户住房难 -母猪保险8月15日办理 保额千元保户只付12元 将建猪肉储备制度 -我国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将连涨3年 工人涨工资须建工资协商机制 -央行透露筹建存款保险公司计划 银行案件责任追究拟建赔罚制度 -发改委部署主要食品价格及收费专项检查  -中国每10人中1.3人有慢性病 已建立1865个城市医疗救助试点  -商品房产权登记酝酿巨大变革 预售房将可登记 近半土地被囤积 -肉禽蛋菜价格均不同程度上涨 广州等9市动用2800万缓解肉价压力
信用卡“睡眠卡”激增 银行频出新招刺激消费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08 月 03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过高的“睡眠卡”占比、盈利预增渺茫……在信用卡市场独当一面的联名卡,近期正遭遇市场认同度下降的尴尬。为摆脱颓势,沪上发卡银行利用刷卡返现等招数,刺激持卡人刷卡“血拼”。

不过,业内人士仍然对联名卡市场前景预期悲观,认为其中潜藏的商业信用风险堪忧。

过度细分成最大弊端

2006年以来,信用卡发卡与客户竞争的日趋加剧,点燃了国内联名信用卡的发卡热情。据不完全统计,当年全国各银行共发联名卡逾120种。至今联名卡发卡热潮仍未消退,一家大型国有银行在2007年提出,将发行30种以上联名信用卡的目标,而招行、浦发等在今年上半年与时尚杂志、网站、百货店以及航空公司等联手,已连续发行十数款新联名卡。

但这种借助合作伙伴,共享其销售渠道和客户资源的发卡路径,并未给发卡行带来预想的收益。一位国有银行卡部管理人士透露,各银行蜂拥发卡导致联名卡市场品牌繁杂,联名商家也良莠不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场对联名卡的认同度。

据一家大型发卡行信用卡中心负责人透露,由于银行普遍采取与单一商家开展联名合作的方式,因此联名卡发行量无法与普通信用卡相比,有时因合作商户选择失误,总发卡量仅区区千张,这导致联名卡发行成本高、刷卡率低,难以实现盈利。

联名卡细分过度的弊端,持卡人有最直接的感受。据反映,如欲享受某几个商家的优惠,则必须分别办理不同的联名卡,达不到“一卡多能”的目的,反而给持卡人增加负担,并限制了他们选择产品和获取服务的空间。

“血拼”返现直接转入卡账户

为挽颓势,目前不少发卡行试图为联名卡增设附加功能或让利,以吸引持卡人用卡消费。以中信银行一款名为“中信麦考林联名信用卡”为例,这张联名卡主要针对麦考林邮购。中信银行会定期向持卡人发放麦考林与其合办的时尚杂志,客户根据个人需求可以电话订购杂志上的商品,随后商家邮寄送货。最近中信银行又推出,使用该联名卡消费满100元送1元的优惠,这笔钱会直接打到用户的麦考林账户,用以抵扣商品费用。

近期,发卡行联手商家在特定时期推出刷卡返现(购物券)等活动正在业内蔓延,为吸引持卡人刷卡,促销活动变得愈加实惠,积分甚至可以替换房贷等。

信用风险不容小觑

在发卡行看来,联名卡进行客户细分,发卡的效率更高。但是,联名卡同样需要足够的发卡量、刷卡率才能实现盈利。

一份由工行分行银行卡部撰写的报告近日指出,联名卡因过度竞争导致银行选择联名商户的门槛不断降低,其中存在商业信用影响金融信用的风险。报告认为,虽然联名合作的本质是双方共享客户资源,不涉及责任的连带和信用的背书,可是,一旦商家出现信用危机,如被兼并或破产,联名企业的承诺出现危机,作为持卡人往往将银行同商家视为利益和信用的共同体,这必然累及银行的信誉。

值得关注的是,银行为占领信用卡销售渠道,扩张客户群体而不遗余力地营销联名商家,往往出现几家银行同争一个商家的局面。在此情况下,银行联名合作的门槛不断降低,有些银行甚至和只有两、三个分店的小型商家合作发卡。

此外,联名卡市场过度细分,如果消费者想获得最大优惠,出门购物时必须携带多张联名卡,这显然不切实际。后果就是消费者手中积累了很多“睡眠”联名卡,造成资源浪费。(李强 吴怡敏)

来源: 新闻晨报

图片新闻:
杭州钱塘江潮水卷走30多人 22人获救11人失踪
中国极端气候将越来越频繁 7月来发生8起罕见极端气候事件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能源发展战略规划/ 07年中国改革重点行业
· 中国经济博弈高油价
· 投资技巧指南 答疑解惑直通车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年)
· 中国企业家看社会责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