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加快增发的趋势明朗。本报数据中心的统计表明,5月份,提出增发预案的公司为20家。而进入6月以来,仅6月1日-8日,提出增发预案的就有13家。业内专家表示,此举有助于加快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的节奏,也有助于A股市场进一步“做实”。
统计显示,今年以来,证监会审核了76家上市公司的增发预案,审核通过的达到65家。其中1-2月份批准19家,3-6月份批准49家。另外,有10家公司增发预案被否,1家由于自身变动原因未通过。与此同时,上市公司提出增发预案的家数也呈上升趋势。
今年5-6月(截至6月8日),提出增发预案的上市公司数已经达到33家,其中6月8日这一天,发布增发公告的就有格力电器、康美药业、景兴纸业、华天酒店4家公司。当日,刚刚摘星去帽的世纪中天也公告称,近期有涉及非公开发行股票的重大事项,公司股票从6月8日起停牌。
本报统计数据还表明,增发提速的同时,上市公司以其它方式再融资的也在增多。
今年以来,提出配股预案的就有中国卫星、鞍钢股份等8家上市公司,提出发行公司债预案的有日照港、中信国安等8家公司。
“从今年3月份开始,上市公司增发提速。预计今年第四季度到明年第一季度会达到高潮。”接受本报采访的湘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金岩石表示,上市公司增发提速的背后是,资产注入和上市公司重组的进程加快。这是使股市泡沫“化虚为实”的一种选择,也是参与各方共赢的一种选择。
“上市公司增发提速是件好事,但要防止泥沙俱下,损害中小投资者的利益,监管层应加强对这一块的监管。”一位证券业资深人士向记者透露,上市公司增发对象的界定、注入资产的评估、增发价格的确定、财务顾问的资格确定以及信息披露的管理,这五大方面将是今后管理层对上市公司增发加强管理的主要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