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6月中国宏观经济逼近趋热警戒线 -"十一五"中国将建100个国家工程实验室 促进产业升级 答问 -中国投资50亿用于科技攻关应对气候变化 中国不是主要污染源 -大陆人可申请赴台接受医疗服务 任何医疗机构不得规避集中采购 -上海世博会呈现两大创新亮点 动迁工作获99%以上动迁居民支持  -广州决定收回80宗闲置土地 坚决打击囤积 下半年房价将加速上涨 -今年洪灾直接经济损失525亿元 因灾死亡652人 陕西洪灾致16人死 -上半年我国大中型钢厂实现利润翻番 下半年钢价不会有大回落  -沪深股市收盘续涨 沪指收盘4471.03点 两市总市值逼近20万亿元 -《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办法》8月1日起实施 优抚对象可享受3项优待
亚洲金融危机十年 中国不会暴发“亚洲传染病”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06 月 07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中国经济现在的规模比十年前陷入亚洲金融危机中的任何一个经济体都要大。但对于国际投资者而言,中国股市的规模并不大。以道琼斯威尔希尔全球整体市场指数衡量,中国股市仅占全球自由流通股票的0.61%

“亚洲传染病”这个词问世距今已有10年。它现在仍具有重要意义,反映了一种切实存在的风险。但如果把它假设成下一场流行病就没有必要了。

十年前病情严重

“亚洲传染病”指的是1997年世界金融市场上发生的事件。亚洲新兴市场的经济“小虎”们纷纷将其货币贬值。在6个月时间里,这种传染病蔓延至整个亚洲地区。这是真正的“传染病”。货币贬值后,已负债累累的亚洲经济体融资难度进一步上升。与此同时,外国投资者看到自己在一国的投资价值突然缩水后,纷纷将资产撤出其他亚洲国家。对冲基金趁机攻击下一个脆弱的币种。

上述诸多因素累积在一起导致了股市的崩溃。在6个月时间里,摩根士丹利国际远东指数下跌三分之二。在东南亚损失惨重的基金管理公司不得不转向风险较低的投资,即所谓的“安全投资转移”。因此,这种传染病也蔓延至其他“风险”资产。由于亚洲货币崩溃降低了这些国家对西方国家产品的需求,因此投资者有充分理由出售美国和欧洲的股票。在亚洲货币崩溃的6个月里,标准普尔500指数走势平平,一轮长期牛市出现了停滞。当亚洲国家股市在1998年初跌至谷底后,该指数再次快速上涨。

十年后影响有限

10年后的今天,中国的经济规模比当时陷入亚洲金融危机中的任何一个经济体规模都大。但对于国际投资者而言,中国股市的规模并不大。以道琼斯威尔希尔全球整体市场指数(该指数旨在囊括所有对投资者开放的股票)衡量,中国股市仅占全球自由流通股票的0.61%。这使中国成为世界第22大市场,位居第21名的芬兰和第23名的新加坡之间。外国投资者已经开始撤出中国股市。新兴市场投资组合基金研究的数据显示,外国投资者过去5个月已经减仓逾10%。

在美国交易的大型中国企业美国存托凭证的走势证明,中国股市的现象仅限于国内。自去年年初以来,纽约银行中国美国存托凭证指数仅上涨77%。一次大幅回调会突然减少新股民的财富,从而可能对中国经济产生负面的“财富效应”,但这将与许多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其他因素结合起来。

股市并非真正风险

那么,为什么要讨论“传染”问题呢?这要归结到数月前一天发生的事情。2月27日,上证综合指数暴跌9%,引发全球市场一整天的动荡。但你无法从时间上的巧合推断二者的因果关系。上证综指暴跌之时,恰逢美联储前任主席艾伦·格林斯潘发表言论,称美国经济有三分之一的可能出现衰退。此外,美国当日公布的经济数据表现不佳,各大媒体还以头条报道了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急剧下滑的恐慌性消息。

上证综合指数很快便出现反弹,但其他市场的动荡局面则持续了数周。我们现在可以认为,上证指数当时的下跌反映出投资者的风险厌恶情绪有所上升,而这种情绪则来源于全球其他市场。当上证综合指数今年出现另外3次下跌时,全球其他市场却运行良好。日前,在上证综指下跌6.5%的当天,标准普尔500指数甚至触及了历史高点。

与1997年相比,目前的情况还有其他方面的差异。1997年,危机的起因是汇率被高估的币种纷纷崩溃。中国现在的情况却恰好相反。它的贸易伙伴声称,人民币汇率被压低了。到1997年,亚洲经济“小虎”们的经济停滞局面已经持续了数年。而在目前的中国,风险却是经济过热,这才是风险所在,它来自于经济,而非股市。如果中国经济出现明显的衰退迹象,投资者可能会更大范围地抛售那些受益于全球经济增长的资产。(FT专稿作者 约翰·奥瑟兹(John Authers) )

来源: 国际金融报

图片新闻:
长江上游强降雨形成新一轮洪峰 三峡工程首次发挥防洪功能
中国将在北部湾重点打造石化和能源基地 缓解西南油品短缺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能源发展战略规划/ 07年中国改革重点行业
· 中国经济博弈高油价
· 投资技巧指南 答疑解惑直通车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年)
· 中国企业家看社会责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