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6月中国宏观经济逼近趋热警戒线 -"十一五"中国将建100个国家工程实验室 促进产业升级 答问 -中国投资50亿用于科技攻关应对气候变化 中国不是主要污染源 -大陆人可申请赴台接受医疗服务 任何医疗机构不得规避集中采购 -上海世博会呈现两大创新亮点 动迁工作获99%以上动迁居民支持  -广州决定收回80宗闲置土地 坚决打击囤积 下半年房价将加速上涨 -今年洪灾直接经济损失525亿元 因灾死亡652人 陕西洪灾致16人死 -上半年我国大中型钢厂实现利润翻番 下半年钢价不会有大回落  -沪深股市收盘续涨 沪指收盘4471.03点 两市总市值逼近20万亿元 -《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办法》8月1日起实施 优抚对象可享受3项优待
股指期货推出初期A股市场“交易转移”不会显著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06 月 07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国泰君安证券正在积极推动金融期货业务的筹备工作。该公司研究认为,在沪深300指数期货推出初期,A股市场的“交易转移”不会显著,基金等市场主力机构投资者具有现货仓位的限制,而其由于对推出初期的股指期货还不甚熟悉,期货投资将趋于谨慎,不会积极参与股指期货的交易。

据了解,国泰君安在前期的筹备金融期货业务中,包括在收购设立期货公司、技术系统建设和专题研究报告方面走在了同行前列。目前已经将收购的期货公司正式更名为国泰君安期货经纪有限公司,并报相关主管部门经审核批准后,办理了新的营业执照和经营许可证等。

为了建设成为未来业内遥遥领先的信息技术通讯系统,国泰君安通过公开招标选型后确定了符合期货客户交易风格的恒生交易结算系统,目前已初步完成系统的主体开发,开始进行全面结算会员与下挂交易会员的信息技术测试,接受了中金所的多次现场检查。

国泰君安表示,由于股指期货交易成本低、杠杆效应强、操作较为灵活,可能会分流股票市场中高风险偏好投资者的资金转移,但这种影响至少在股指期货推出初期还比较有限。股指期货为现货市场机构投资者提供避险工具,更能吸引场外资金参与股指期货,从而吸引增量资金进入现货市场。套利及套期保值需求引起增量资金入市,可能提高现货市场流动性。从存量资金而言,期货市场的推出可能导致现货市场交易量的下降,但股指期货还有吸引场外增量资金入市的效应。这包括:股指期货的推出使股票市场获得了一种避险工具,风险厌恶型投资者由此加大股票市场的投资力度;期现套利需求增加了投资者对现货交易的需求等。

国泰君安表示,具体来说,股指期货对现货市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波动性、流动性、成份股溢价三方面。对新兴市场韩国、印度以及文化氛围类似的台湾衍生品和现货市场的关系进行的研究表明:第一,在波动性方面,除韩国以外,股指期货的引入,无论是在发展初期还是在发展成熟期,并没有加剧现货市场的波动性。尽管韩国在引入股指期货的初期现货市场的波动加大,但考虑到韩国推出股指期货之时其正处于东南亚金融危机前后,韩国股票现货市场本身就处于非常状态下,因此并不具备普遍意义。

第二,在流动性方面,上述三个市场现货市场交易量的增长率在股指期货推出前后没有显著的变化,但现货市场的绝对交易量均得到了增长。原因是股指期货给投资者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改变组合风险——收益情况的个性化资产配置工具,吸引了大量的增量资金入市。香港1986年推出恒生股指期货后,股票交易量在当年就增长了60%,随后股票交易量不断增加。据统计,在2000年上半年香港股票交易金额已达到17566亿港元,比恒生指数期货推出前的交易金额增长近50倍。在沪深300指数期货推出初期,A股市场的“交易转移”不会显著,即使有交易转移现象,也将会十分有限。这是由于,基金等市场主力机构投资者具有现货仓位的限制,而其由于对推出初期的股指期货还不甚熟悉,期货投资将趋于谨慎,不会积极参与股指期货的交易。当然,由于股指期货交易成本低、杠杆效应强、操作较为灵活,可能会分流股票市场中高风险偏好投资者的资金转移,但这种影响至少在股指期货推出初期还比较有限。

第三,成份股的溢价在股指期货推出前半年左右确实短暂存在,然而溢价幅度相对参照标的指数的溢价幅度(累计超额收益率)有限,大多在10%以内,短暂的溢价在股指期货推出后消失,现货市场继续按原有趋势运行。

来源: 中证网

图片新闻:
长江上游强降雨形成新一轮洪峰 三峡工程首次发挥防洪功能
中国将在北部湾重点打造石化和能源基地 缓解西南油品短缺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能源发展战略规划/ 07年中国改革重点行业
· 中国经济博弈高油价
· 投资技巧指南 答疑解惑直通车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年)
· 中国企业家看社会责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