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另一方面,银行理财产品的井喷在很大程度上是商业银行为将储户的存款留在银行体系的权宜之计。今年以来,银监会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贷存比考核,近日进一步要求从6月份起,将按日均考核银行存贷比指标,取代之前的按月和季度考核方式,并对银行日均存贷比设定75%的监管红线。由于带上了存贷比监管的“紧箍”,而且今年以来存款准备金率连续六次上调也锁定了商业银行大量流动性,商业银行对存款的渴求进一步上升。银行理财产品是商业银行揽存的创新之举。虽然银行理财产品不算表内业务,但由于其在募集期以及到期日的几天可以“趴”在银行活期存款账户,因此资金在那几天被纳入存贷比考核中。为用理财产品揽储,商业银行推出了大量的短期理财产品,某些理财产品的期限仅为七天,甚至三天。通过发行短期银行理财产品,各商业银行可以将相当规模的资金稳定在自己的手中,防止表内存款流失,留住储户。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发行的理财产品中,委托期限在3个月以内的占比约70%,其中1个月以内的约40%,理财产品呈短期化趋势。尤其是为应对6月30日这一上半年末、季末和月末的碰头考核日,6月末商业银行发行理财产品揽储的势头更为猛烈。普益财富监测数据显示,6月份,73家银行在境内共发行1642款个人理财产品,较5月增加123款,其中,1个月期以下产品发行量占比由7.48%飙涨至40.99%,其余期限的理财产品市场占比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汇财数据显示,6月28日-30日到期的理财产品有560只,比5月29日-31日到期的219只增加了两倍多,冲时点的意图非常明显。进入7月,银行理财产品的猛增势头急刹车。据银率网数据,仅有少数几家银行仍在发售一周以下的人民币理财产品,且收益率大幅跳水,与前期银行疯狂发行理财产品形成强烈反差。商业银行积极推广理财产品的用意并非为赚取手续费而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推动盈利模式转型,而是为了揽存,继续维持获取存贷利差收入这一传统的盈利模式。
总体来看,今年以来愈演愈烈的“金融脱媒”并非由于其他融资模式大发展,分流了商业银行的存贷款业务,使资金供求自主脱离商业银行这一金融媒介,而是商业银行为规避表内信贷的规模控制,规避存款准备金率上调而带来的流动性控制,规避存贷比监管红线的控制,应对“负利率”下居民存款分流压力的变通做法。商业银行通过向储户出售理财产品、向信托公司出售贷款(或者作为委托存款和委托贷款的中介),不仅能减少存款准备金的缴纳额,还能满足存贷比要求和人民币贷款投放额度的要求。因此,当前的金融脱媒是非典型意义的“金融脱媒”。
银行理财产品的恶性竞争已引起管理层的高度重视。据媒体报道,6月24日,银监会紧急召开理财业务会议,批评银行理财产品已经成为绕过监管的吸存手段,进而影响存贷比指标。并将理财资产池中涉及委托贷款、信托转让、信贷资产转让、监管套利的票据、以及高息揽存、银银合作等六种模式界定为违规,要求银行从即日起进行自查和整改。6月29日银监会就《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拟对银行理财产品销售加以规范。受此影响,银行理财产品的狂飙势头可能会得到遏制。不过,造成当前非典型金融脱媒的因素:信贷规模控制、存款负利率、商业银行对传统存贷利差盈利模式的依赖等依然存在,非典型金融脱媒发展势头恐怕难以得到根本扭转。
非典型金融脱媒给当前的金融调控带来了困扰。一是使商业银行表外风险积聚,表外风险向银行资产负债表内传染和转移的可能性加大,金融稳定存在隐患。二是委托贷款、银行承兑汇票、信托贷款等融资工具的发展,形成了管控之外的影子银行,加大了金融调控“把好流动性这个总闸门”的难度。三是银行理财产品、房地产信托产品等其他融资方式的收益率水平不断上升,与此同时人民币存贷款利率仍维持在低水平,这一市场化利率高企,被管制利率维持低水平的“利率双轨”现象,加剧了利率调控的难度。(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 李若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