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今年以来,金融脱媒现象越来越严重,大量资金供给绕开商业银行这个金融媒介,直接输送给需求方,造成资金在银行“体外循环”。具体表现为:一边是银行理财和房地产信托等火爆发行。另一边是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受控,但社会融资总量保持稳定增长。据普益财富统计,今年上半年商业银行共发行8497款理财产品,发行规模达8.51万亿元,超过了去年全年的7.05万亿元。而根据用益信托统计,上半年投资于房地产领域的信托产品规模为890亿元,占全部集合信托产品41.22%。在资金供给方面,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4.17万亿元,同比少增4497亿元。其他融资方式支持社会融资规模保持高水平,上半年社会融资总量为7.7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3847亿元,其中,委托贷款增加7028亿元,同比多增3829亿元;信托贷款增加913亿元,同比少增5102亿元;银行承兑汇票增加1.33万亿元,同比少增441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6588亿元,同比多90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2677亿元,同比多274亿元。信托贷款出现较大幅度的同比少增与去年以来银监会加强银信理财合作业务监管,今年年初要求商业银行对其银信合作业务的表外资产在2011年按照每季度不低于25%的降幅转入表内直接相关。由于人民币贷款以外的其他融资规模仍保持快速增长,人民币贷款占社会融资总量的比重继续小幅下滑(见下表)
社会融资总量各项组成占比(%)
|
新增人民币贷款 |
新增外币贷款 |
新增委托贷款 |
新增信托贷款 |
新增银行承兑汇票 |
企业债券融资 |
非金融企业股票融资 |
2010年上半年 |
56.9 |
2.3 |
4.0 |
7.4 |
16.9 |
8.0 |
2.9 |
2011年上半年 |
53.7 |
4.3 |
9.1 |
1.2 |
17.1 |
8.5 |
3.4 |
一方面,在当前在社会融资总量中,表现出众的贷款以外融资方式主要是委托贷款、银行承兑汇票,今年上半年两者新增规模占社会融资总量的比重为26.2%,比去年同期提高5.3个百分点,而作为真正意义上的直接融资,债券融资和股票融资两者占比为11.9%,比去年同期仅提高1个百分点。委托贷款依然是以商业银行的服务为依托,只是商业银行表内信贷的表外化,即本应由商业银行发放的贷款,由于受到监管层信贷规模的控制,而以变通的形式由商业银行间接提供给资金需求方。在现实中,部分银行承兑汇票存在无真实交易背景的违规现象,而且银行承兑汇票可以通过贴现方式,达到套现的目的,实际上成为一种变相短期贷款。可见,虽然商业银行的表内信贷占社会融资总量的比重在下降,但企业融资并非真正脱离了商业银行这一金融媒介。现实中,仍由商业银行将资金供给方与需求方匹配到一起,在“表外”进行撮合交易,“表内信贷”变通为委托贷款和银行承兑汇票这些表外信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