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黝黑、身材瘦小的牧民苏拴海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嘎鲁图镇承包了1.2万亩沙漠。他告诉记者,以前这里全部是流动沙丘,从2000年开始种的羊柴、沙柳、柠条等现在都已经活了,流动沙丘固定住了。
苏拴海所在的乌审旗地处毛乌素沙地腹地,目前全旗像他这样承包治理5000亩以上荒沙地的农牧户已达240户。记者看到原来的流沙上布满了固沙的草方格,树木葱茏,偶尔有野鸡、野兔出没其间。
长期以来,内蒙古大草原上的人们忽略草原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兼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防风固沙等功能。草原生态环境的日趋恶化导致水土严重流失,江河湖泊断流干涸,沙尘暴愈演愈烈。内蒙古现有草原面积比20世纪50年代的8800万公顷减少10%以上,而牲畜量却增加几倍。
据了解,中国荒漠化土地总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三分之一,而全国八大沙漠的一半、四大沙地的全部都在内蒙古境内。内蒙古沙漠化面积达42万平方公里,占全区国土总面积的35.5%,是中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最为集中、危害最为严重的省区之一。
内蒙古又地处中国北部边疆,横跨东北、华北和西北,其生态环境恶化,不仅制约着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对中国北方地区的生态安全也构成了严重威胁。
为改变内蒙古生态环境恶化的局面,中国从1998年开始先后在内蒙古实施了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水土保持、退耕还林、退牧还草试点和天然林资源保护等八大生态建设工程。截至目前,已累计投入资金200多亿元。
内蒙古自治区确立了建设中国北方最重要生态防线的战略目标,建立官员防沙治沙的政绩考核制度、一票否决和末位诫勉制度等,实施围封转移、舍饲禁牧措施,并严格实行草畜平衡制度,实行“谁投资、谁治理、谁开发、谁受益以及允许继承、转让和长期不变”的政策,鼓励农牧民和社会力量加快沙区的治理开发。
“目前内蒙古自治区防治荒漠化呈现出‘整体遏制、局部好转’的良好态势。”内蒙古防沙、治沙协会名誉会长夏日说。
据介绍,内蒙古自治区森林覆盖率由“九五”初期的13.8%提高到目前的17.57%,8700万亩水土流失面积得到初步治理,6000万亩农田得到有效保护,1亿多亩草牧场恢复了往日生机,2.5亿亩沙化、荒漠化面积得到有效治理。全国第三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结果显示,荒漠化面积比1999年减少2400万亩,沙化土地面积比1999年减少730万亩。
预计到2010年,全区森林覆盖率将达到20%,可利用草原植被覆盖率将提高到36.1%;到本世纪中叶,形成以大草原、大森林和几大流域为主体的良性生态环境系统,建成横跨“三北”的绿色生态屏障,基本实现再造中国北疆秀美山川宏伟目标。
中国北方生态屏障的建设,带动了农牧民收入的增加,每年人均直接和间接增加收入400元左右,工程区已有20万贫困农牧民脱贫致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