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工作人员打捞中华鲟死尸。当天,湖北省宜昌市镇江阁江边旅游码头发现一具体长3米、体重约300公斤的雌性中华鲟死尸。宜昌市渔政工作人员接到报警后赶到现场,将这条雌性中华鲟死尸拖离现场进行死因鉴定。 新华社发(文振效摄)
今年1月至今,中华鲟、抹香鲸、江豚等大型珍稀水生动物纷纷“落难”长江口,次数竟有6起之多。如此密集的伤亡事件,是天灾还是人祸?
昨天(6日),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为此专门召开专家研讨会,分析原因,寻找对策。尽管目前分析的一切仅仅还是推测,但多数专家认为,捕捞、航运、围湖造田等人类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充当了“幕后黑手”。
集中“落难”异常死亡疑点多
在今年长江口大型珍稀水生生物的“落难者”名单上,记者看到了3尾中华鲟、2头江豚和1头小抹香鲸,这些家喻户晓的名字全都属于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令人遗憾的是,除1月18日遭渔民误捕的巨型中华鲟被抢救成活之外,其余全部死亡,其中一尾中华鲟竟被螺旋桨拦腰切成了两断,情形惨不忍睹。
除了短时间内的高密度死亡之外,专家们还发现了许多异常之处。首先,6起事件的“落难者”体型较大,基本处于成熟的青壮年期;其次,中华鲟的出没时间与洄游习性不符;再者,除小抹香鲸搁浅在浦东海边以外,其余的死亡地点均位于沪崇苏大桥两侧不远处。
从死亡原因来看,6起事件中有4起都是非正常死亡。其中,有一尾中华鲟被人发现时已漂浮在水面,尸体发臭却没有任何伤口,虽然外皮完好,但内脏已经腐烂,死得很是蹊跷。而一直以来只在热带或亚热带海域出没的抹香鲸为何会搁浅在长江口,也是一个值得探究的谜。
葛洲坝中华鲟研究所科技人员在长江上捕捞野生中华鲟,以便进行人工繁殖(摄于2006年3月20日)
环境变迁令水生动物束手无策
由于缺乏严密的科学论证,大型水生珍稀动物的集中“落难”引发了专家们的种种猜测。
为何死亡区域和地点相对集中?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沈新强推测,长江深水航道的建设可能把许多水生生物的洄游路线规定死了,“想象一下,原本有多个岔道可以自由选择,现在人为挖出了一条平坦大道,水生动物们也就别无选择了。”
另一方面,不少专家表示,目前,长江沿岸的滩涂湿地几乎被占用光了,从上游而来的水生动物千里迢迢游到长江口,一路上很难找到一个歇脚的地方,长江口的浅滩湿地无疑成了它们唯一的落脚地儿。
东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程家骅则认为,应该重视环境噪音对于水生动物的影响。“鲸类、豚类等水生动物都是靠声波来探路,并作出相应判断的。”程家骅说,水上在建工程发出的打桩声、机械轰鸣声很可能混淆水生动物的听觉,让它们“找不着北”。
一项由上海水产大学教授杨红主持的“长江隧桥工程对中华鲟洄游的环境影响监测”初步表明,大桥桥墩让水流速度减慢,使得中华鲟的通过速度也随之放缓,这无疑增大了其被误伤、误捕的几率。(记者 任荃 实习生 刘力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