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五月份中国CPI同比涨3.4% 创两年来新高 预期再次加息调控  -中国通过电力加价 减少电厂二氧化硫排放 南堡油田钻井将零排放 -中国新特区下一站:武汉长株潭在望 成渝新特区:优惠政策下月定 -俄公司称东线石油管道至中国支线造价超4亿$ 伊朗希望在华储油 -中国南方洪涝灾害已造成1063.8万人受灾 71人死 将再遭暴雨袭击 -制止择校费是城市义务教育治理重点 国民受教育水平将明显提高 -央行新规:切断恐怖融资链条 包括安理会决议所列恐怖组织 全文 -中国城市环境仍存在三方面突出问题 06年城市环境考核结果发布 -中国航空打造西部空中丝绸之路 新疆6月10日起开办入境口岸签证 -新车船税7月起征缴 税额上限平均提高一倍
清除头脑中的“污染源” 让母亲河浊泪变清流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05 月 16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近日,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宣布,松花江全流域进入为期十年的“休养期”:“十一五”期间,凡是向松花江水体排放重金属和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建设项目,一律停批;同时,削减存量,淘汰关闭污染企业。

危机四伏 毕传国作

5月10日,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宣布:为防治松花江流域水体污染,从现在起,松花江全流域进入为期十年的“休养期”,让松花江休养生息。按照规划,通过休养生息,到2010年,要使松花江水质得到明显改善,逐步恢复水环境功能。

松花江是黑龙江最大的支流,全长1900公里,流域面积占东北三省总面积的69.32%。作为东北地区的母亲河,松花江建国以来为东北重工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如今,这条养育东北人民的母亲河终于“累”得不堪负重了。

“疲惫”不堪的母亲河

家住哈尔滨市道里区友谊路的赵志老人已经在松花江边生活40多年了,退休后的近20年来,松花江更是他生活的“伴侣”,到江边遛弯成了他的日课。然而,跟老人家说起松花江,他却是一脸的愁苦和不住的叹息:“原来是多美的一条江啊!”

老人告诉记者,年轻的时候,在松花江里游泳、钓鱼是他最大的乐趣。而现在,儿孙们已经找不到他当年的这份乐趣了。老人说:“前几年,我的小孙子在江里游泳后,身上起了一片一片红疙瘩;过去江里的各种鱼类更是多少年都不见踪影了;站在江边还经常会闻到些臭味、怪味。”

据了解,上世纪80年代,松花江就出现过严重的汞污染,哈尔滨区段江边的渔民还出现了汞中毒的症状———肌体无力,双手颤抖,关节弯曲,双眼向心性视野狭窄;上个世纪90年代,又发现松花江水有机污染严重,哈尔滨市等沿江居民的日常生活饮用水受到严重威胁;2005年底,吉化爆炸导致松花江流域重大污染,哈尔滨市全城停水4天,震动全国,引起国际社会关注。

哈尔滨市一位政协委员两年前调查发现,由于松花江污染程度的加剧,松花江渔业资源受到很大破坏,鱼类品种已由早年的70多种减少到目前的30多种,并出现了数量减少、个体变小、质量下降的趋势。

今年初有关部门对松花江的水质监测结果表明,松花江干支流主要污染指标呈加重趋势,支流水质污染比2005年明显加重,在监测的14个断面中,四类以下的劣质水质占到80%,总体上为重度污染。其中,吉林的伊通河、饮马河,黑龙江的呼兰河、阿什河等支流污染尤其严重。

望着眼前默默流过的松花江水,赵志老人悲怆地说:“一江清流变成了浊流毒水,真是作孽呀!”

来自头脑中的“污染源”

建国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松花江流域聚集了一大批石油化工、有机化工、食品、酿造、印染、造纸等高能耗、重污染的重工业企业,加之一些企业的低水平发展,给松花江造成严重的水污染。

尽管松花江一次次以“极端”的方式向世人敲响环境污染的警钟,仍未有效遏制一些地方、企业只顾追求片面发展而忽视环境保护的错误做法。哈尔滨全城停水事件时隔一年后,有关专家组再次奔赴松花江,仍发现了不少问题,许多高耗能、高耗水和重污染企业的污染排放强度居高不下,排放量居全国七大河流之首。

今年三四月份,国家环保总局曾联合发改委、建设部等对松花江流域的污染现状进行了明察暗访,让人吃惊的是,在所检查的110余家重点工业污染企业中,竟然有80%的企业违法超标排放。

经有关部门调查,在整个松花江流域,向松花江支流和干流排污的企业有近万家,有超过八成的企业违法排污。调查中,有关人员在江边一家食品加工厂的排污口,随机提取了一些水样,经过检测,水样当中的污染物超过国家标准的10倍。调查人员发现,沿江大量的工业和生活废水没有经过有效处理就直接进入到周边河流中。

调查人员在中化集团齐化公司遇到这样的情形:检查人员准备提取排污口的水质水样时,却遭到公司保卫人员的百般阻挠,排除干扰提取的水样品也被保卫人员强行取走。检查人员随后进入厂区的治污车间进行察看,发现治污设施的电源连接线已经断开,治污设备的搅拌系统锈迹斑斑,电机不能启用,废水处理设施已经长时间停运。在该公司采样检测结果表明,氯碱废水PH值都是在2以下,属于强酸性废水。该公司生产所产生的废水,就这样直接排放出去了。

调查还发现,一些地方治污资金投入不足,严重影响了项目的实施。截至目前,松花江流域的治污项目仅完成6%,竟有48%的项目还未开展前期工作。

而且,近年来,松花江流域新建项目仍以重化工企业为主,一些造纸、制革等重污染行业还有从发达地区向松花江流域转移的苗头。

对此,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教授马放认为,我国环保科学技术的许多方面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目前对几乎所有类型的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都有有效的处理办法。因为购置和运行排污设备,需要大笔资金,会大大提高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经济效益。所以,一些企业由于利益驱动,不愿购置和使用排污设备,违法排污。而这时,地方政府对违法排污的企业,尤其是大型国有企业,往往表现得左右为难,最后常常不了了之。

所以,真正的“污染源”还在一些人的头脑中。

让母亲河“休养生息”

5月10日,在吉林省长春市举行的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会议上,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表示,加强松花江流域污染治理,让松花江“休养生息”,迫在眉睫。

周生贤就松花江“休养生息”提出了6条刚性措施:一是提高环境准入“门槛”,严控污染排放与污染增量;二是要加大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落后生产能力的淘汰力度;三是要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四是要加大重点工业污染源治理力度,抓紧建设三大体系,加快重点企业的治污进程;五是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六是要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周生贤表示,让松花江休养生息,最关键的措施是控制新的污染。“十一五”期间,凡是向松花江水体排放汞、镉、六价铬等重金属和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建设项目,一律停批,同时停止审批所有从松花江流域向外流域的调水工程。对生态环境有较大影响的水电建设项目,上收一级环境审批权。另外,在控制新增污染物的同时,削减存量,淘汰关闭污染企业也是让松花江休养生息的重要手段。

“在松花江环境治理中,应该重点整治大型企业违法排污。”马放教授认为,一般来讲,如果松花江流域所有大型排污企业基本按照国家要求达标排放,整个松花江流域的水污染就不会像今天这样严重。

他强调,治理过程中,提高企业经营者的环境意识固然重要,但是整治违法排污企业,应该主要靠加强政府监管力度。仅政府一个环保部门的力量是不够的,应着重加强政府监管,特别是地方政府的行政首长要树立环境意识,尽快改变只抓经济、不抓环保的思想。

马放还建议,对排污企业,应该赏罚并用,可以立法奖励企业投巨资购置、使用环保设备的行为。比如某企业投资1000万元购置了一套环保设备,并发挥了作用,政府可以免该企业一定比例的税款。“如果政府肯投入,肯舍得,真诚鼓励企业的环保行为,企业界超标排污、急功近利的风气将会为之一变”。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孟伟认为,让松花江“休养生息”不仅仅是解决黑、臭的问题,也不仅仅是使水质变清的问题,而是要恢复河流的生态原貌。他指出:“恢复生态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要有国家政策的支持、科学决策和技术保障到位,企业能自觉遵守法规,10年、20年后松花江治理目标定能实现。”

令人欣喜的是,5月12日,国家环保总局公布了松花江流域2007年第一批环境违法案件,决定对松花江流域严重超标的11家排污企业挂牌督办。

全面治理松花江流域水污染、让母亲河休养生息的序幕已经拉开。 (记者郭强)

来源: 工人日报

相关文章:
中国将对松花江流域违法排污企业进行集中整治
央视《焦点访谈》:松花江防控污染最新情况
中国将集中治理松花江违法排污企业 防污新进展
环保总局等将内蒙古纳入松花江污染防治规划
松花江水污事件责任认定尘埃落定 多个单位担责
吉林将投资145亿多元治理松花江等流域水污染
松花江辽河流域重大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预案出台
建立长效机制 吉林强化松花江水污染防治
松花江全流域进入"休养期" 十年时间恢复生态水质
全面“减负” 环保总局将推六项措施改善松花江水质
内蒙古将投资5.79亿元防治松花江流域污染
松花江流域全面禁污 把健康还给松花江
相关专题:
图片新闻:
中国首列国产时速300公里动车组年底将竣工下线 明年批量交付
南方暴雨洪涝已致66死12失踪 近900万人受灾 降雨仍将持续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金融改革之路 六大焦点
· 2008北京奥运商机
· 07中央财政资金流向 三农重中之重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年)
· 中国企业家看社会责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