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安徽沿淮一些市县的地方官员都要签署环保‘军令状’,但淮河水污染的治理情况与治理目标依然相去甚远。”近日,淮河沿线市县的多位环保人士向记者表达了对淮河治污的担忧。
这一担忧得到安徽省环保局有关负责人的证实。这位负责人说,淮河的治污金额十几年来不下600亿元,但巨额投入并没有换得淮河水的清澈。根据安徽省环境监测部门统计的数据显示,2006年,淮河干流11个监测断面中,只有2个达到三类水标准,其余9个均为四类。而淮河支流污染更为严重,24条支流67个监测断面中,五类和劣五类水质比例超过60%。
为何投入数百亿元的治理费,水污染状况却不见明显好转?安徽省长王金山在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会议上说:“有些地方和企业,为了生产项目,没有钱甚至没有审批都千方百计地上,但对于治污项目,把审批报告和资金送到他手上都不愿去建。”
据记者了解,“十五”时期,安徽淮河流域共安排污水处理项目29个,可目前已到了“十一五”中期,却只建成4个,其中2个还没有运行;城市污水处理项目计划总投资20.2亿元,目前仅完成投资9亿元,不到总计划的一半。原计划地方自筹11.4亿元基本没到位,地方只通过收取污水处理费安排投入3.6亿元,占31.6%。
“地方上的资金都用到发展生产项目上去了。”一位地方领导坦言,治污短时间内很难见成效,地方领导重视的还是能够提高GDP的生产项目。
据了解,早在1994年,我国就对淮河污染进行了大规模的治理,第一部流域污染治理法规以及规划随后诞生,地方政府官员每年签署环保“军令状”的做法由此开始,延续至今,今年是第12年了。
淮河沿线某县一位负责人对此不以为然,他认为,淮河治污是系统工程,而且分而治之,即使本地做了工作也难以考核,况且,治污措施不得力对“一把手”的政绩也不会有太大影响。再说,各地的治污“军令状”都完不成,“法不责众”让悬在地方领导头上的“军令状”变成了表演的“饰品”。
根据记者掌握的资料,淮河流域至今没有一个领导因为未完成治污目标而被处分、处罚或下台。
“淮河干流和主要支流有三百多个断面自动监测站点,有世界最先进的自动检测、卫星直报数据收集处理系统,如果要追究地方上的责任,可以说没有任何技术上的难题。”安徽省环保局一位专业人士说。
该人士介绍,由于环保责任追究制还不健全。即使地方存在污染现象,也不会对违规企业和监管责任人有太大影响,这使得部分人在权衡环保责任与追求利润的分量后,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
“必须让排污企业和肩负环保重任的责任者都清楚地看到,环保工作是动真格的,干实的,不作为是要被追究责任的,这样才能真正取得效果。”他说,如果把责任追究制这样一个“板子”始终放在“红线”的边上,相信会发挥很大作用的。(记者 李光明)
|